而那西方教的接引、准提身上,又无多少功德,换句话说,也就是说他二人,对道祖造不成丝毫的威胁,即便是与他们争锋,也沾不得什么因果,若换做自己,只怕也会如鸿钧道祖一般,趁此时机,立个大教,将那人族的气运,掌控在自己手中。
是以想到此处,老君对于那人族之中,立起道祖的画像来祭拜之事,也是再无疑惑。却重新将心思,放在那最后一幕的画卷之上。
事情到了这里,联系前因后果之后,老君心中也是明白,只怕这整个事情的关键,便在这最后一幕的画卷之中,是以思来想去,老君终于开口问道:“难道说,这画卷之中,那长得与公明极为相似的少年,竟是今日的公明不成?”
轻轻点了点头。蜃龙轻叹了一声,道:“自是如此。”
说完了这话,蜃龙低头微微沉思了片刻,才轻叹道:“世事无常,公明这孩子,说来倒也可怜,过了这么数万年,你们这两个做伯父的,居然还未曾察觉他真正的身份。”
听了这话,老君不由得心中一愣,连忙追问道:“伯父?你是说,公明的身世,竟然与通天师弟有关?”
这赵公明,既然是太上老君与元始天尊合力,在那人界之上寻到,又费尽千辛万苦,与蜃龙一起,施展神通,将时光逆转,让其担负着改变众人命运的使命,将其送到那混沌初开之时,自然绝非仅仅因得他那性情的关系。
虽说在当日的人界,世风日下,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但似赵公明这般秉性善良,为人敦厚之人,却仍是数不胜数,而只所以老君与元始天尊,在如此众多的人选之中,选中了赵公明,竟是因得他那离奇的身世,而若想知晓他的身世来历,却还需从当日的通天教主身上说起。
被道祖收回鸿蒙紫气,放逐到混沌之中以后,通天教主自然是对自己的遭遇,极为不满。特别是对于两个与外人勾结,来对付自己的师兄,更是恨之入骨;是以在道祖刚刚将那破碎的地仙界,重新修整完毕之后,便趁着众人不备,溜到了那被道祖安置人族的人界之上。
那时节,那周武王虽然在阐教、西方教两教的支持下,取代了殷商一脉,成为人族正统,但这王朝,也因得那阐教与西方教,紧随其后所发生的争执,而摇摇欲坠,便连那朝中的各方诸侯、权贵,也是因此而缔结朋党,弄得整个周朝,混乱不堪。
而在这等的政局之下,那些诸侯、权贵支持的学者、绅士,自然也是粉墨登场,与众位来到人界之上,企图重新占有人族气运的圣人或是圣人子弟,展开了学术之争。
与老君仅仅在人界之上,传了几卷道德经便功成身退不同,那阐教与西方教,以及早已归附于道祖麾下的那些各方的散修,却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在人界之上,传下了一个个不同的流派。
那截教有教无类的教义,本就受众最广,再加上通天教主因得自己截教,早已是烟消云散的缘故,在来到人界之上以后,更是卧薪尝胆,孤注一掷,将那改名为儒家学说的教义,更改的更为完善,是以未过多久,便已
228 通天之路 上-->>(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