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道统,可该如何去发扬光大。
但如今,道祖已然身陨,这三界之中,唯有自己与准提二人,可接替道祖之责,补全天道之缺,确保三界不至于重归于混沌,但自那危急时刻,准提为了自身安危,便连十数万年的兄长,都可以置之不顾,又怎会为了三界众生,而舍去自身的修为。
长长叹息了一声之后,太上老君也终于打定了主意,轻轻的将盘古幡拿起,对云中子道:“你为二师弟门下首徒,虽说当日里,因得性情的缘故,二师弟对你稍稍有些冷落,但今日之计,也唯有你,才能挑起重任;今日里,我便代你师尊,将这盘古幡转交与你,从今以后,你便为阐教掌教,你需的牢记当日二师弟的教诲,不可怠慢,将阐教教义,发扬光大。”
太上老君此举,倒也颇为合适;虽说当日里,玉虚宫之中,大多是以广成子为首,但无论是性情、还是修为,都是这接近斩却两尸修为的云中子,才最为适合掌教之职;更何况,这云中子平素便与玄都、赵公明交好,便连那投了西方教的燃灯,也是颇有些交情,是以即便是不能将阐教发扬光大,但能保得教统不失,却还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那云中子虽然谦逊,但却不是虚伪之人,听了太上老君之言,便当即点头应下,伸手将盘古幡接过,便在太上老君示意之下,重新念出当日元始天尊立教之时的法咒,算是接任了阐教掌教之位。
紧接着,太上老君又将那混沌钟交与赵公明手中,让他也效仿那云中子,重述当日通天教主立教之时的誓言,接任了截教掌教之职。
看着重新回到自己手中的混沌钟之上,通天教主所留下的斑斑血迹,还未曾脱落,赵公明在感到肩头的担子重了许多的同时,心中也是豪气顿生。
通天教主这一世,虽然不擅言辞,即便是与门下弟子之间的闲话,也是不苟于言笑,但他那宁折不弯,直来直去的性情,却是对身边之人,影响极大。
是以在通天教主的影响之下,截教众人,无论出身、修为,皆是感情极深,又俱是洒脱不羁,如今赵公明身为掌教,自然要为道统、门人奔波,自是再不可能与从前一般,逍遥自在;但也因得如此,才不能如先前之时,遇事隐忍,反而让人看轻。
将阐截两教之事,交代完毕之后,太上老君却是又重新把太极图拿出,交与了玄都大法师,这一举动,却是不由得让几人大为惊诧。
那玄都更是手托太极图,连忙问道:“老师将这至宝,交与弟子却是因何缘故?”
太上老君轻叹了一声,道:“虽说这三界,看起来与当日并无不同,但如今少了几位圣人镇压,实际已是摇摇欲坠;再加上那掌管天道的造化玉碟已然损毁,这天道之力,失去了支撑,只怕不过万年工夫,便会重新归于混沌。”
听了这话,众人心中更觉惊骇,赵公明略微转念一想,便连忙问道:“大师伯可是要效仿鸿钧道祖当日,以身合道,来补全天道?”
太上老君苦笑了一声,道:“那造化玉碟已毁,即便是我要合身天道,却又能以何为依托?”
众人这才想起,那道祖身陨,造化玉碟也随之毁去,既然没有了造化玉碟这般掌控天道的至宝,那太上老君却又该以何老补全天道。
见了众人的神色,太上老君这才轻叹一声,将自己欲将全部修为,以玄黄玲珑塔之中的功德之气为依托,来补全天道的打算说出。
听得太上老君竟欲舍身来补全天道,众人心中更觉惊慌,连忙一个个就地跪倒,恳请太上老君收回此意。
太上老君见了众人的不舍之色,虽然心中安慰,但嘴上却是解释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能力越大,责任亦是越重;如今这三界,便唯有我以及手中的玄黄塔,能行的此任,难道你等要我眼睁睁的看着,这三界重归于混沌,而你等一个个便与这世间的无数生灵一般,陨落于我面前才会心甘?”
186 骊歌---老君的心结-->>(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