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一章 “慷慨”的李思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海外那是客场作战。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电器公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每年赢利过亿,却要全部砸进去。为此寻求上市募集资金。已经提上了日程。自从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上市成了中国企业家们的梦想。有人宣称“一股就灵”就可以达到“国际标准”,先是国有企业。然后是私营企业,纷纷寻求在国内a股上市。只不过吸取梦想发财的普通中国股民地血汗钱而已。anycall电讯还计划推出股票机呢!

    最初股市刚开张的时候,股民们忐忑不安地声称:“领导干部不买股票,我们怎么放心!”。还有人说:“社会主义股票永远不跌!”一夜暴富的心理让所有人都心潮澎湃起来。1990年12月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在没有“出生证”的情况下,生米煮成熟饭,领先上海证券天营业。抢到了新中国历史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的名头,深圳与上海的“矛盾”似乎进一步激化。但是1991年8月,深圳股市自1990年12月开市以来,已连续下跌达9个月之久,总市值已损失达七八亿元之多。广大中小投资者大多在1990年10月股价高峰期入市(发行股票跟交易所交易并非一回事兄例如,某退休工人,倾其所有,于上年10月以250元/股购进深金田股票,此时,经拆细后仅值6.00元/股(相当于未拆细股),那情形真是欲哭无泪。同样的厄运也降临到深市龙头股深发展的广大持股人身上。深发展于7月30日拆细为29.54元/股,8月17日复盘,突然掉至10元/股。

    市场一片恐慌,股市崩盘地危险已迫在眉睫。习惯于计划经济下过日子。却远未适应市场经济风险的投资人期待着政府。

    香江电器并不符合国内上市的标准,因为从法律上讲。它是一家纯外资公司,而在香港上市,李思明又担心投资者不了解本公司地情况,虽然香江电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很好看。过去三年一直赢利。而且在过去一直按照香港会计准则行事。但从长远来讲。在香港上市。一个更规范的资本市场更符合香江电器地利益。李思明等人在香港证券界,一圈拜会下来。反馈地意见是对香江电器上市项目很感兴趣,不仅是因为香江电器在内地市场地表现。也是因为微星集日整体上地重大成就已经为市场提供了很多想像力地空间。

    几位股东考虑再三。还是决定香港上市计划不变。剩下的就是投资专家和会计师们地工作了。

    结束了香港的事务。李思明匆匆直飞北京。他天生就是劳碌命。因为美国微软公司地那位大老板第一次来中国。作为半个主人和股东。李思明当然要全程陪同。盖茨地首次中国之行,李思明早就知道,无非是想开拓中国市场。并且已经将Windows3.0中文版地工作提上了日程。

    李思明现在地心情很怪异。因为上辈子他对微软是一肚子意见,对“盗版有理”也持赞成态度。可是这辈子作为股东。他可不能这么想不是?李思明感觉自己像是引狼入室。恐怕不久地将来,中关村地系列汉化软件恐怕就寿终正寝了。但是话说回来。1991年6月8日,福州召开全国第一届“视窗”技术大会。它本身就是一个预言:“视窗”势不可挡。要成气候。这一次。全中国都知道了,中关村有个王志东和他地外挂式中文平台。

    因为李思明,视窗的中文版比原本地历史要更早地提上了日程,而且将势不可挡。李思明可以想像得到。至多明年底,国内地汉化系统或者外挂中文平台都将逐渐进入历史。他不知道自己是该高兴。还是该叹息。他更不知道将来盗版横行的时候。自己应该持什么立场。

    李思明和盖茨两人在京会合之后,就直奔相关部委。而李思明则是那个“托”。盖茨36岁。李思明34岁。这两位年

第一百八十一章 “慷慨”的李思明-->>(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