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六十九章 浅浅的海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983年,由香港新艺城影业有限公司拍摄的故事片《搭错车》反映地也是老兵的故事。

    逐渐进入垂暮之年地国民党老兵。再也按捺不住内心澎湃汹涌的想家心绪。思乡心切却有家归不得。受走街头抗争路线的民进党党员启发,这些一辈子忠于国民党当局的老兵,也模仿民进党群众,不断透过街头示威抗议、议会陈情、媒体喊话等等呼吁途径,向蒋经国强烈要求准许老兵回大陆老家,与亲人团聚,落叶归根。老兵们穿着白色衬衣,正面印有鲜红色“想家”。后面是“妈妈我好想你”。在街头上散发万张传单。

    老兵们合唱歌曲《母亲你在何方》:“雁阵儿飞来飞去,白云里;经过那万里可能看仔细。雁儿呀。我想问你,我的母亲在哪里……”此情此景,在场者无不动容。

    时间到了1987年5月,重病缠身的蒋经国终于决定同意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在骨肉分离了三十多年后,终于把苦苦的乡愁化作了喜悦的重逢,从而揭开了海峡两岸公开互动往来的序幕。

    这一年的9月,台湾的两名记者趁日本旅游之际,私自在东京办好入境手续后乘中国民航班机到达北京进行自费旅游和采访。他们参观了故宫和**广场,访问了中国旅行总社总经理高音,围绕如何接待大批台胞回大陆探亲的问题,又先后到杭州、广州、厦门、深圳等地旅游、采访。参观访问了一些工厂、企业和学校,其中在深圳就到过微星公司。

    这事很新鲜,李思明很“荣幸”,很“愉快”地接受了采访。高度重视这次采访,平生第一次很系统地介绍了自己在美国好莱坞的经历——因为他这位大导演,有不少台湾影迷。台湾影迷们很想知道一个在他们印象中很闭塞的环境中生活和成长的大陆人,是如何在好莱坞呼风唤雨的?

    因为李思明。台湾人才知道。原来也有大陆人对美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思想了解地是那么透彻,对现代时髦地元素也很擅长,不是“顽固不化”和“不食人间烟火”地!而且李思明个人在美国展现出的风采。也让某些人觉得跟大陆人交流甚至谈生意,也许不会那么“危险”!

    “站在普通中国人的立场上。两岸都是血浓于水的同胞,没有什么可以割断这血脉联系。只要本着这一原则,相互交流,求同存异。才是两岸走向和解甚至统一的前提。我们大陆人都知道日月潭。也知道阿里山。我本人也是心仪已久。同样地,大陆山清水秀,长江、长城。黄河、黄山,此时正欢迎海内外龙的传人地到来,张明敏先生唱出两岸四地所有中国人的中国心。”

    站在香港微星集团公司副总裁的位置上。我们希望跟台商合作。共同开拓大中华市场,甚至是全球市场。内地有广阔地市场和丰富地资源,而且有足够地人力资源。而台商有十分丰富的行销经验。在特色农业,制造业上也相当有基础。企业家国际化的视野也较为开阔,台企干部也很有职业风范。如果两岸携手合作。相信一定能发展几个世界级地企业。比如全中国各主要城市的居民,每户买一件台湾特色水果。比如雾莲,那么整个台湾果农将会抱怨数钱太累!

    站在香港微星集团中央研究院院长的位置上。我们真诚欢迎台湾一些半导体公司在技术上地合作,比如专利转换、技术共享等等形式。我听说台湾集成电路公司今年成立了,我还了解到台湾今年有大智、硅统、扬智、瑞昱、诠华、华展、群立、普腾等IC设计公司成立,很显然我们可以在相关领域进行合作。让我们中国人在半导体行业先强大起来!”

    李思明面对着记者侃侃而谈。这是他第一次谈到台积电公司。因为他很关注这家公司。

    他这一番话传到台湾,引起了热烈地讨论,这倒不是因为李思明能代表谁,也不是因为对微星公司有多么了解,而是他所说的很有诱惑力。

    当然李思明在那次台湾记者采访中,也很巧妙地

第一百六十九章 浅浅的海湾-->>(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