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八章做人要厚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了说明这个过程是相当的不易,虽然没有坑蒙拐骗,但也要费九牛二虎之力。这要感谢渡边三郎这位“日本友人”,在半导体行业。日本人在产业化要做得更好一些。美国人在基础研究方面更出色一些,在如今这个年代,日本人和美国人代表着科技创新和进步,尤其是方兴未艾的半导体行业,谁能笑到最后还不一定呢。

    渡边如此的卖力,是有企图的。当初也只是因为私人友谊和分一杯羹的心理参与的。可是到了最后。李思明等人的摊子越来越大,大有吞下一切高技术装备的趋势。描绘的蓝图越来越清晰,越来越“伟大”,如果他没有更大的想法那就太对不起自己了。

    李思明曾经许诺,会在香江电器公司中的股份之中,让出一成的干股给他。以报答他为此的付出。不过。渡边三郎本人内心之中更希望在微星科技之方面获得一些股份,只是他一直忙着,李思明又一直在美国忙着“挣钱”――李思明挣的每一分钱。所以渡边都很清楚。李思明才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曾智只不过在外人看起来风光的很。

    渡边三郎一边是没有机会跟李思明谈一谈,一边是因为他对李思明有些“畏惧”――他连这条命也是李思明救的。更何况。要不是李思明。渡边也没有今天,他有些不好意思。渡边三郎今天正好也在公司。听说李思明来了。他思索了再三,准备找李思明谈一谈。

    “阿明。我有一件事想找你谈一谈!”他找到正在十楼东瞅瞅西瞧瞧的李思明。他成了李思明这个配置不错的办公室的第一位客人,如果他算是客人的话。

    “哦。好啊!”李思明看到这位表情严肃得头顶已经更加稀疏的国际友人,答应道。

    办公室内,郑秘书贴心地为渡边送上一杯红茶,她是一位观察力挺不错的人。能很快知道她接触过的每一个人习惯,所以说她是一个称职的秘书。至少目前看来还不错。她一直对李思明等几位高层管理者很好奇:曾智曾老板出身大富之家,却没有架子。跟这几位称兄道弟。比亲兄弟还要亲。跟她印象之中的公子哥完全两样:徐子健、张华和袁侯三位副总裁也是没有什么架子。他们更像是创业者,几人之间也是亲密无间。三人没拿曾老板当老板看;更奇怪的是渡边这位日本人,操着一口标准的东北腔中国话,不知道还以为是地道的中国人。此人的来历有着不同的版本。最流行的说法是此人曾经是侵华日军,手上沾着中国人的血。为了谢罪而投资中国――渡边很冤枉、他只不过长得过于成熟而已。五十还不到。

    “元旦的时候。电器公司就要正式生产了。”渡边盯着茶杯道。

    “是啊,我们一直是花钱,也该给我们挣钱的机会了。”李思明道。

    “半导体公司的设备也采购齐备了,这可要了我的老命了,能凑齐也很不容易。”

    “当然了。军功章里的一大半是你的。”李思明心说这位不是来表功的吧。

    “阿智现在正忙着重新注册公司吧?”渡边依然没进入正题。

    “是啊。我说。你今天不对劲啊,你有什么事打开天窗说亮话吧!”李思明奇了,“你也在东北过了半辈子,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你就爽快点直说吧。我洗耳恭听。”

    “阿智重新注册公司,我想就是为了明确公司所有资产的股权吧?”渡边字斟句酌。“我在电器公司也占了一成的干股。碰巧我前些年做生意。还有我父母留给我的遗产。也有不少。我的意思是……你明白吧?”

    “什么我滴明白?本来我是明白。可你绕来绕去我就不明白了。”李思明脸上很郁闷的表情。“你滴。到底是什么滴干活?”

    至于李思明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那只有他自己清楚了。渡边真得很郁闷。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他就根本不信李思明这个聪明人就真的不明白。

    “那好吧。我的意思是我想在这离岸控股总公司中,占有一些股份。我将我个人所有的钱都拿出来。能占到多少就占多少,如何?”渡边豁出去了。不管是李思明绝情还是笑话他钱少。他也无所谓了。

    其实渡边今天找上门来,李思明就知道他的来意,此人曾在曾智等人面前敲边鼓。旁敲侧击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为的是想知道自己加入到这五人组成的小圈子的可能性,顺便了解一下李思明到底挣了多少钱。自己的资产大概能占多少?李思明目前来说不缺钱,他是知道的。关键在于李思明的态度如何。在这种战略性的事务上,李思明说行那就行。否则渡边自己钱再多也没用。

    对于未来。李思明在内心之中有比别人更长远的规划。或者说预测。公司现在就要开始起跑了,未来是不会局限于国内。不仅是技术装备的采购,对外技术的引进和交流还是海外市场的开拓,都需要一个相当的人担负起责任。而且这个人的身份还有特别要求――不管他承不承认。如果在遭到国外技术与市场封锁时。一个比较超脱的身份的价值是有必要的。曾智领香港身份证,家族在香港和海外还颇有影响力,公司注册地也是在

第一百二十八章做人要厚道-->>(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