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没答应。”杨首长吹嘘道。
李思明想接过他手中的书.看看是否有那么珍贵.杨首长却将手里地书放回了书架。
“红搂梦?参加革命前你还读过中学?”李思明对杨首长参加革命前了解的并不多.对他的光辉军事生涯倒是专门研究了一番。
“小月没告诉你吗?当年我还是在英国人办的教会中学读的书.那时候我的英文还是不错的,差点出国留学。只可惜后来参加了革命,把英文忘得差不多了。”杨首长追忆着他的年青时光。这倒是让李思明理解了杨首长会什么眼界要比别人宽阔地多.对待新地东西如此的热忱.加上年龄的优势.让他坐到了现在的位置。
“你休息得够了?”杨首长问道。
“这个……够了!”李思明答道,他一直在躲着他。
“你有什么打算?”
“我准备去南方.听说那里在搞特区。”李思明道。
“我考虑了很多.想到你的种种可能。你可以留在大学继续搞你的科研,你也可以去我管辖地任何军工厂,或者去国营电子厂也不错,可就是没想到这一点。”杨首长说道。
“可这是中央首长答应我的啊?”李思明解释道。
“别拿帽子压我.要不是首长地首肯,我还这么平心静气跟你说话?”杨首长没好气地说道。听到他这么说,李思明心中的大石头总算掉地下了,说实话,他不怕其他人、就是面对这个准岳父时有些底气不足。可是他的准岳父何尝不是如此,他对李思明可是非常爱护的.为李思明解决了许多李思明自己并不知道的麻烦,只是长期的军事生涯让他自有自己关心的方式。
“其实我的选择跟在大学里搞科研并不冲突。”李思明总觉得这不像一个岳父和女婿之间的谈话,倒像是上级和下级之间的谈话。
“你说说看。”
“现在搞科研的,大多都是在大学或者研究所里,这没什么不对的.因为可以集中力量进行研究。可是现在国外的科技在飞速发展,我觉得我们跟国外最大的差距在于对于新技术的需求不是在于企业,而是在于国家的需要.研究机构很是被动.这是体制上的原因。而且现在的体制让科技人员很难有积极性。我认为企业的需要是对技术进步产生推动力的最根本来源。现在大学或者研究所里研究的东西有多少能转化为生产力?又有多少跟企业的需求有关?”
“你说的有道理.可是跟你的打算有什么联系,你要办企业吗?”
“伯父.你说对了,我的打算真瞒不过您。我是要创办企业,办得是高科技企业.将实验室和企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相推动的关系。”
“可是你这不是搞资本主义吗?现在国内还不准个人开公司办工厂吧?”杨首长提出自己的疑问。
“我听说深圳在想尽办法吸引香港商人投资办厂?找个香港人不就行了。”李思明自有解决的办法。
“这不是在做假吗?骗税骗优惠政策!”
“这是有嫌疑.可是我真金白银投了进来,要是办好了还能多给国家交税.你能说是假的?”李思明振振有词。
“这我得考虑考虑。”杨首长沉思了一下,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