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一个人一个活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身,大声呵斥着,让那些蜂拥而至的乘客靠边:街头年老的大爷大婶们站在路边聊着家带。今天粮食涨价了.明天盐涨价了:公园里的石桌上摆着的棋盘被围得水泄不通.看棋支招的比下棋的性急;某位男青年手中捧着电影票在电影门口,紧张又兴奋地等着恋人的大驾光临;小孩们最快乐,他们在老胡同里追逐着打着巷战。

    李思明忽然想起小刀,眼前的一切应该是小刀希望过的生活。那个英俊帅气的年轻人不知道现在还是否常做着噩梦。小刀两年前转业,去的是家乡那座小城地公安局,仍然穿着制服。只是从来没有写过只言片语.李思明倒是有些想念,不知道他过得还好不好。

    “瞧一瞧.看一看,正宗香港流行名牌牛仔裤,款式新颖质量好,小伙子穿上那叫帅气,女同志穿着,保准回头率百分百!”一个声音在身旁大声的叫卖着。

    李思明听着有趣.香港的名牌牛仔裤什么时候跑到这个小街上来了。这个服装店在街边一个经过简单装修的房子内,外面还搭着塑料篷.地上和两侧墙体上一溜各种样式的牛仔裤,一张大白板上写着“正宗香港名牌”六个大字。

    店主正夹着烟卷.对着路边的行人卖力的叫卖着,路人倒是真有不少人驻足,清一色的都是年轻人,牛仔裤同喇叭裤一样,绝对对年轻人很有吸引力,成了“时髦”的代名词。

    店主见李思明站在身侧,连忙转身热情的推销他的牛仔裤:“哥们.买牛仔裤啊,我这…”店主愣住了。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原来是李思明啊,我还以为……”原来是钱大海,李思明的兵团战友加好兄弟。

    “大海.真是稀奇,你不是在服装厂吗?怎么做起了这个?”李思明接过钱大海递过的烟,奇怪的问道。这年月能进工厂当工人.是个很值得珍惜的机会,虽说发不了财.但是养家糊口是没有问题的.要是有耐心或者更有门路.还有分房的机会.这要是换成了二十年后的年轻人.那要是羡慕死。

    “别提了.我跟我们那个厂长不对付。他搞不正之风.大吃大喝.我看不惯就往上告.结果检举信又转到他的手里.三天两头给我找碴。咱兵团战士什么都缺.就是不缺骨气。我一气之下辞职不干了。”钱大海找了个椅子,两人就坐在路边聊着。

    “你丫的怎么想起来干这个?”

    “咱总得吃饭吧,咱们知青一代不是有个顺口溜:生下来就挨饿,上学就停课,毕业就下乡.回来没工作。我还好了.现在家里不像前几年有负担,只要我肯干。不会饿死。”

    “你这里真的是‘香港名牌’?”李思明怀疑道。

    “什么名牌.全是仿地,要真是香港名牌,谁买得起?那也就是一噱头,卖的明白买的也明白。”

    “你还真不容易!”李思明道。个体户最初出现,便为很多人所不齿。所以,他们的权益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做的也大多是些不成气候的小营生。那时,很多人吓唬不用功的孩子常说:“瞧你这孬劲儿,再不用功,就让你到街上练摊儿,当个体户去!”还有一句流行语,叫:“大姑娘要想体验生活练吆喝.就赶紧找个个体户嫁过去。”后来.许多小打小闹地个体户发了大财.成了款爷儿,人们的观念才转变过来,由开始的鄙夷变为满脸的羡慕。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第三章 一个人一个活法-->>(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