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的了。
最差,也得象征性的给个不错的位置。
另外,还有忽必烈学习满清设立的军机处军机大臣耶律楚材、悦绾、阳鹜、封弈、王买德、张宾、元本溪、耶律曷鲁等人。
当然,忽必烈虽然学习满清设立了军机处,但他们这个军机处的职能和满清军机处的职能可不一样,其实更加类似于大晋的内阁。
这些人,说白了就是忽必烈的智囊团,是他的参谋团,专门集中起来给他出主意的。
像是王买德、张宾、元本溪,都是在击败了拓跋魏之后,从拓跋魏之中吸收过来的。
尤其是元本溪,他还是根正苗红的拓跋宗室。
虽然是旁系,可忽必烈依旧大胆的启用了他,并将他引为身边的近臣。
此时的铁木真才刚刚下葬不久,铁木真虽然在最后也立下了遗嘱,让忽必烈这个已经执政了多年的太子,能够顺利的继位。
但是,这个时候的忽必烈,在安排好了铁木真的后事之后,甚至,还没来得及正式举行登基称帝的仪式。
在这个时候,晋军大举来犯的奏报就已经传回了龙庭。
元蒙老臣与汉人功侯,这个时候都是蠢蠢欲动,有仗打,他们才有肉吃。
而赫连勃勃、石勒、耶律李胡这些人,则是完全不为所动。
现在的他们,才刚刚融入元蒙不久,还没有什么归属感。
尤其是耶律李胡,哪方面打赢对他都无所谓。
元蒙打赢了,那他就继续当他的元臣。
大晋那边要是打赢的话,那他就去投奔他的兄长。
至于悦绾、阳鹜、封弈这些忽必烈的心腹,这个时候的眼角深处不由得浮现出一丝担忧。
他们很清楚,大晋在这个时候大举动兵。
一来,他们大元正处于权力交接的关键阶段,这个时候对他们大晋来说是个好机会。
二来,这一战,忽必烈输不起的。
忽必烈如果输了的话,刚登上皇帝位,就直接输了一仗,底下的一些人就该蹦哒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