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96章科举结束,仕林宴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之子房遗爱。

    当然,并不是历史中的那一个,而是房玄龄在本土所生的子嗣,只不过刚好名字一样罢了。

    大晋文武二代,一批又一批的成长了起来,有不少人都投入了科举这个浪潮。像是这一次的科举榜单,大概有十几个都是朝中文武的子侄。

    不要以为十几个这个数字少,事实上,这个数字已经相当不少了。

    毕竟,这一次的科举,总共的录取人数,也才只有七十一人。

    虽然说那些上了品级的高官,他们的子嗣是可以直接举荐进入朝廷之中为官的,但是,一部分有能力的,也会参加一下科举,给自己刷一点履历。

    新科进士,而且朝中又有人,这个buff简直几乎被点满了,未来自然是官运亨通。

    三年一度仕林宴,这又是一场文事盛会。已经举办了几次了,此事,已经很有经验了,在负责的官员妥善安排下,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

    仕林宴的名气,早就已经传开了,读书人无不向往,参考的士子则无不以与宴为荣。

    毕竟,能够有资格参加这一场宴会的,说明已经从科举中脱颖而出,在科举之中真正的大浪淘沙,成为了被掏出来的金子。

    至于科举之前那些读书人自己在仕林苑组织的宴会,这可不算是仕林宴,那只是他们自己的私宴。

    仕林宴,只是皇帝为科举上榜者专门举办的一场宴会。

    进士及第,虽然只是他们仕途的起点,然而无不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

    有得时候,也不得不承认,大部分文人对于皇家的尊崇、对于制度敬畏、对于礼仪的维护,还是很容易得到最高统治者欢心的。

    虽然说,自赵宋起,因为对外战争的不断不利,在后世中,文人的形象并不好,到了大明,又演变出了各种各样的文人集团的阴谋论,从明初到明末,都编排出了各种各样的阴谋。

    但是,治理国家,却也永远都不能少了文人。甚至,在发展繁荣、巩固国家统治方面,文人的作用是大于武人的,尤其体现在思想上。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