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
乾元三年,春,二月。
从战火中再次一统的中原,难得风平浪静了一年多的时间。
由于春闱的缘故,洛阳明显更加热闹了,八方士子,齐聚京师,为洛阳京都盛世光景,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
事物的发展,有的时候却是离奇,科举最开始推出的那几年,各项典制都有缺漏,皇帝对于科考却表现出了格外的重视,恨不能每年都举行。
然而,发展到如今,朝廷关于科举的各项制度,已然十分完善了,从地方到中央的三级考试制度,也已确立。
但早些年的时候,不管是由于战争也好,这是因为当初的疫情也好,其中却几度耽误,有好几次科举没有正常举行。
说起来,这一届科举,还是乾元年的第一次科举。同时,也是大晋平定天下之后的第一次科举。
如今的大晋,虽然疆土范围不断扩大,但是,选拔的要求却在不断的提高。
对于文人而言,国初的福利已经消退不少,每科所录人数,也是锐减,受到严格的控制。
随着大晋的疆土范围不断扩大,虽然需要的官员数量越来越多。可是,大晋的人口也越来越多,这里面的有才之人也自然越来越多。
自然,参加科举的人越来越多,这个最后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水涨船高。
不过,李翔当政,不论怎么说,对于读书人实务、综合能力仍旧是更加看重的。
死读书的人,难入法眼,文章做得再好,在李翔这边,至多当记室、文书,甚至于若没点政治、政务见识,连文书工作都是做不好的。
当然,大汉时期的社会风气开放,而社会风气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读书也同样是如此。
不乏有死读书的人,可是,至少,这个比例是远远比不上宋明时期死读书比例的。
同时,李翔对于博学之士、饱学鸿儒,还是很敬重的,翰林院也收容了大量人才,地方上也多给待遇,在治学治德上,还是支持他们去做的。
而
第1794章春闱再至,英雄暮年-->>(第1/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wangshugu.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