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偏试图证明自己与对方是同类。
    却谁也没有打响第一枪。
    青纱帐中战斗,拼的是伤亡。
    双方谁也看不到谁,正面撞上一旦开火就是生死存亡,谁火力强谁占便宜,谁人多谁占便宜。
    在这种场面之前,谁能活下来,很可能得靠运气。
    军曹自知人少,拼伤亡拼不过。
    所以他打算尽量斤时间,让手下向西远离战场。
    远离眼下让他完全看不到希望的战斗。
    朴不炮没有下令开火,他的打算更简单,战士们长途沷涉并没有好好休息。
    在青纱帐在人多势众这个优势不用是傻子。
    到后来,指挥手下直接用鸟语吆喝。
    从甲午之后,鬼子开始在朝殖民并推行奴化教育。
    近五十年时间过去,绝大多数有机会受教育的朝人被迫学习鸟语。
    跟某些学习英语不遗余力的人一样。
    朴不焕在青纱帐中一直说鸟语,却没有说思密达,他不想自己带着同胞暴露。
    义勇军“帮助”八路,同样是为自己储备人才,以期有朝一日能光复自己的因家。
    陕北那位所说论点很有道理,枪杆子才是光复的根本。
    鬼子军曹指挥手下向西转进。
    然而,对手仗着人多势重却并没有打算给他机会。
    青纱帐中只要一响枪就是混战,完全没法精准射击,互相甚至没法支援。
    军曹领着手下训练有素的鬼子们也不敢胡乱开火。
    朴不焕清楚这伙鬼子人数,所以准备先压缩这伙鬼子活动范围。
    等从北面过来的九营来个包夹,堵住鬼子往西跑的缺口。
    青纱帐中,双方虽然没有开火,但排兵面阵异常紧。
    响枪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哒哒哒.
    谁也没有料到。
    最先响枪的却是一挺捷克式机枪。
    朴不焕手下的机枪手抢先开火。
    没别的,他看到穿着八路军装的鬼子似乎想跑。
    同样穿着八路军装,真八路与鬼子仍然有很大差别。
    对鬼子有刻骨铭心仇恨的人,很轻易就能分辨出真假八路。
    娴熟的战术动作根本骗不了人!
    枪声就是命令,瞬间,子弹在炮楼西南侧青纱帐中猛然暴风骤雨般密集。
    呼啸的子弹从不远处青纱帐中呼啸而过。
    正猫腰带队在青纱中慢慢前进的大狗,嘴里立即吆喝:“特么的隐蔽”
    先前离开这片区域的时候在地上布置了不少地雷。
    包抄必须走没有被挤开过的青纱帐,才能保证安全。
    
第1465章 抓活口任务-->>(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