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军帽起伏,能听到战士手拿着棍子边走边敲打着地面的声音。
    没多长时间,军帽来到三岔路口,终于能看见大半个身子。
    两个疲惫的八路军战士,在路口停了下来,隔了一会儿,一个战士爬上路边的大石头,拱手搭在眉头,努力向东张望,却没有发现什么,跳下石头,两人嘀咕了一会儿。
    两个战士继续前进,方向却在岔路口转向了西边。
    胡义蹲在地上,扯出皱巴巴的地图,指头滑动着看了会,却不明所以:这些小路,地图上根本没有标注。
    对面三岔路口八路军战士,既然没有往东来,胡义也懒得上去与他们打招呼。
    看他们的动作,也不像通讯兵,倒似部队尖兵,慢吞吞的动作,疲态尽显。
    没几分钟,三岔路口北面,再次传来脚步声,以及衣服与荆棘摩擦的哧哧声。
    二十多人的队伍出现在望远镜视野里,跟前边过去的人一样的疲惫,路口灌木丛里,钻出一个战士,迎上了队伍。
    “吉排长,发现东边来了一个人,停在那边谷口,却没有动静。”说完指了一下方位。
    队伍有些紧张。
    吉排长爬上石头,扯下望远镜,仔细观察了一遍,没发现什么。
    跳了下来。
    “很好,你留在这里,看看情况,等到天黑,如果,等不到郭排长,晚上向西追上队伍,夜晚,走路小心,我们会在西边村里等你。”
    “是。”
    吉排长摘下帽子,使劲的向东挥了几下,还吼了一嗓子。
    然后带着大队人马往西而去。
    胡义知道对方发现了自己,这是跟自己打招呼,想了想,并没有回应,没必要。
    每次到师里,都会遇到执行任务的友军,所以,胡义并没放在心上。
    想着心事,突然一个激灵,这里位置,距师部,两三个小时左右路程,从师部出来的部队为什么会那样疲惫?
    胡义立即扯出望远镜,再次观察,除了偶尔传来微不可察的衣服摩擦灌木的声音,已经没了人影。
    也许是自己疑神疑鬼,进出师部那么多的部队。
    一番思索,头部又传来一阵阵胀痛,抬手用指头使劲压,直到呼吸变得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