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些银两我是拿去扶持外城的穷苦书生了。”
洪惜官和洪夫人看着她,听她继续解释。
洪雯静继续道:“前不久,我去外城的浣花湖参加了一个诗会,结识了一些才华横溢的读书人。只可惜,他们都空有一身才华,却因为家境贫寒而难以有所作为。女儿自幼便受书香熏陶,自是看不得这些怀才不遇的事,所以便自作主张,想要尽一些绵薄之力。”
说着,洪雯静从怀中取出一张早就预备好了的书纸,递了过去。
“这是什么?”
“这是其中一个才子写的一首诗。”
洪惜官看了女儿一眼,随后便伸手将纸张接过。
入眼,纸上呈现的是一首无名诗。
“一片一片又一片”,
“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
“飞入芦花皆不见”。
读完整首诗,洪惜官从一开始不以为然的表情,到入眼的惊艳,到中间的沉醉,再到最后的震惊。
读完之后,洪惜官还在死死的盯着纸张,舍不得挪开目光,一直沉浸在这首诗的意境之中。
片刻之后,他才从沉醉与震撼之中回过神来。他也是一个读书人,年轻的时候也出过几首诗,如今书房之中还盛放着他的诗集,所以他自然是看得懂这其中的门道的。
见丈夫这般模样,洪夫人也是有些惊讶,很少会看见洪惜官这样的表情与姿态。
洪惜官将书纸还给洪雯静,努力平复着自己高潮起伏的心情,语气依旧有些难以自持的说道:
“此诗确实是举世罕见,足以流传千古。”
紧接着,他又道:“我想,能写出这样一首诗的人,必然是一位,心智超凡,德才兼备,品行端正,刚正不阿的君子之辈。”
闻听此言,洪雯静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看着父亲道:
“爹爹也认为他德才兼备,品行端正吗?”
洪惜官看向女儿,点了点头,接着道:“如果你是接济这样的一个人才,为父并不反对。”
洪惜官原本就是一个读书人,很能明白读书人的困难处境,此刻因为一首诗产生了共鸣,动了爱才之心。
“谢谢爹。”
洪雯静脸上喜色不断,心中已经有了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