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11章 撤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军事行动,都是有极高的风险的,更别说是当着李定国这种名将的面进行撤退行为,更是一项风险高的吓人的事情。

    擅用伏兵的李定国,再次在周家山镇,以铁一般的事实告诉这些清军,你们最好的办法不是撤退,而是死战。

    一万余清军于此战或死或降,能够透过伏兵逃回南郑的寥寥可数,就连清军统军将领李本深也被生擒活捉,所部大军十不存一。

    对于逃入山岭间的残兵败将,李定国没有丝毫追杀的想法,在沔县短暂的休整后,全军再次挺进,向着汉中治府南郑浩浩荡荡而来。

    而此时的南郑城,战退两派已经吵的不可开交,汉八旗统领李之纲等人坚持主战,想要死守南郑城,等待援军到来。绿营将领张勇、马进宝等绿营将领中立不言,而吴三桂麾下将领,却是打着撤退的主意。

    毕竟汉中并没有受到小冰河时代的影响,这里土地肥沃粮草充盈,就算依城坚守个年余也不会有任何的物资短缺,根本不是远道而来,粮道千里碾转而来的西营所能够长久停留的。

    就算是耗,也能将西营这十数万大军活活耗死在这汉中平原之上。

    但是反对派却是理由很简单,全军猬集于城,那就是将广袤的汉中平原拱手让给对方,对方只要咬牙坚持过数月时间,那汉中平原所产,就能让对方就地取食,清军反而成为瓮中之鳖。

    双方相互争执不下,谁也不肯退让,但是夏国相却是明白,主战派并非是真的想死战,而是想消耗吴军的实力,毕竟在这汉中南郑城,如今兵力最多的便是他夏国相所带的近三万吴军嫡系。

    而其他汉八旗与绿营兵,只有数千而已。

    深深明白吴三桂所想的夏国相,压根就没有与西营死磕的想法,因此撤退派占据了压倒性的优势。

    在李定国大军滚滚而来之前,夏国相就先一步烧毁了汉中的粮仓,然后毫不理踩暴跳如雷的汉八旗将领的威胁,直接带着大军便即向陕西方向撤退而去。

    写了一章这才发现,居然只是保存,并没有发布,也真是佩服自己这马虎劲,好吧,两章一起发了,我再写一章就去睡觉了。

    7017k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