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损失颇重,却是尺寸未进。
毕竟攻打阵线严密的步兵,骑兵的作用本就不大,明军远程火力密集,清军就算想要袭扰,也是折损比完全不成比例。
眼看冒险越过偃师冲回洛阳的作用也不大,一败再败的巴哈纳,也完全失去了救援洛阳的想法,再次引兵退回巩县,并且趁着黄河入冬后水流变小的良机,连夜搭起浮桥直接撤出河南。
等到明军骑兵陆续赶至时,清军早已经退出河南这个已经彻底被明军优势兵力塞满的古老大地,在河北遥遥相对。
没了后顾之忧,明军沿河树立起无数的烽火台,为数不多只有三千骑不到的骑兵,则是充当战略预备队,在已经开城投降的偃师驻扎,再留下阎应杰部协同驻守后,明军主力开始西向洛阳,准备拿下这河南省最后一处重镇,彻底将河南之地收复。
绍武三年腊月十四,明军主力已经越过被洛阳总兵弃守的伊川、宜阳、大谷关等地,自东、南两个方向包围向洛阳城。
十数万大军会师于城下,根本没有任何的劝降动作,城中的洛阳总兵朱运便即直接开门投降。
虽然洛阳城的物资,依旧可以坚守很长一段时间,但是朱运却是明白,他根本撑不了那么久,先不谈满清援军兵败的消息,并且已经撤过黄河,彻底的放弃了河南的现实。
单单想想连南京城都可以数日而下的旧例,他就对坚固的洛阳城墙没有丝毫信心,与其城破之时被屠尽满门,那还不如投降以保存自身,毕竟指望这些有奶便是娘的家伙们完全尽忠职守,那还不如去相信老猫会不去偷咸鱼。
河南府的快速光复,消息极大震动了满清上下。
尤其是高第的投降,令得归德府兵不血刃的复归大明旗下,在凤阳府与河南府联成一片后,一直在凤阳与依托复杂地形纠缠的归德府金声恒部,也终于解放了双手,后路无忧的情况下,与闯营先后出兵,大军全面开始北上增援山东府的双方主力决战。
而此时与明军隔着运河对峙了半月之久的阿济格,只
第410章 震惊-->>(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