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6章 扑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但能够被分到的油水却是越来越少。

    在这种情况下,再想让蒙古人如同大清入关前,和刚刚入关那会一般,一道军令征调便即一呼百应的盛况,自然是痴心妄想。

    许多蒙古部落好处没得到,族中的青壮倒是死了近一半,他们又怎么肯再跟随大清征战四方,没有直接造反就已经很是给了大清面子了。

    最令阿济格愤怒的是,郑成功对于大清派去的,拿着其父亲笔劝降书的使者,向来的答复就是焚其书,斩其使,连一个字都不带看的。

    而大清渗透入郑家水师之中的奸细,同样努力了两年多了,却是点滴成果也无,根本就没有一个人愿意归顺于大清的。

    虽然大清给的价格着实不低,只要过去就会给连升三级,总兵之类的还会直接给爵位等等。

    但是却没有人是傻子,只要投降过去的人不是成群结队的规模,那任何叛逃的人都将成郑家水师往死里揍的家伙,海上战争比的可不仅仅是士兵的意志力,更比的是船只多少和大小规模。

    因为如此,更是无人愿意叛逃,毕竟一逃过去,打又打不过,逃的了人,也逃不了船,一旦座下船队被毁个净光,满清还养着他们这些陆战不行的人有何用?

    到时候别说升官发财了,能不落个被卸磨杀驴的下场就不错了。

    天津卫、山东两战,让阿济格完全明白了一件事,在大清没有水师防卫的情况下,整个沿海地区都不是大清所能牢牢掌握之地了,在靠海的地方与明军争锋,那完全就是自己找虐。

    不过在明军绝对优势的水师面前,想要自己发展水师,更是死路一条,水师需要投入的钱粮是海量的,只是稍稍估算了一下,就让满清朝廷都为之侧目。

    更不要说北方根本不擅长水战,重新征募水手等这些士兵能够熟悉水性,再加上训练之类的,没个几年工夫是不可能成行的,最有可能的是,估计还看不到能够有实际战斗力的那天,就会被对方连船带船厂一起给砸了。

    既然无法在水战上占便宜,那沿海的地盘就成了一个鸡肋,想在明军水师的威胁下守住根本不现实,但若是放弃

第356章 扑空-->>(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