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得不在灵前磕头,为他的皇父摄政王送行。
城中文武百官的心怀是最为复杂的,眼见多尔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小皇帝的时代马上就要开始了,却不想杀出了阿济格这一匹黑马,让形势再次变得扑朔迷离起来,令他们都不知道该如何站队才能确保安全了。
济尔哈朗的撤军是极为迅速的,在收到多尔衮暴病而亡,阿济格突然上位的消息,他是一刻也不敢多待,接到圣旨之时便即直接下令全军放弃所有辎重,立即班师回京。
作为一个满清的四朝元老(加上多尔衮这一朝),济尔哈朗当然明白如今的小皇帝处境可谓是极为危险,没有强有力的制约在侧,一个弄不好,他就要为小皇帝也奔一次丧。
清军放弃了包括火炮在内的所有笨重辎重,大踏步的后退,大沽口中实力不济的任良朋,虽然明白肯定是出了极大的变故,但受限于自身实力,却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从容离去,不敢轻易派兵追击。
当清军已经退走一天后,任良朋打扫完战场,再次带着千余骑兵直趋天津,这才在城外抓到的清军口中得知,满清第一王,小皇帝的皇父摄政王已经在三日前死了。
多尔衮的死去的消息,传递到江南,已经十数日之后了,虽然消息延滞的时间极久,但是朱聿鐭却并没有什么不爽的,毕竟好事不怕消息来的晚。
没有了多尔衮的满清,就如同一个强健之人失去了中枢大脑,再没了统一的指挥。
而多尔衮的接任者阿济格,无论人格魄力还是御下手段,都与多尔衮相差极远,更兼脾气暴燥,难以容人。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阿济格这里表现的极为形象,他不顾还在多尔衮丧期之内,便即大肆提拔自己的旧部心腹,让他们快速的占领一个个要害部门,担任要职。
这种策略本是应有之意,阿济格上位速度太快,手下班底几乎全是多尔衮留下的,他用着自然不太顺手和放心,唯一错误的是,委实太过于性急了些。
第297章 告急-->>(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