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4章 争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盘考虑来说,这是最稳妥的方案,只要大家地盘连成一气,又占据着长江航道,就算清军大举前来,相互之间也可以快速增援。

    “不可!如今江西内部无忧,正是进兵江南之际。可令一军仍着鞑清军号杂衣,以章贼(江西巡抚章于天)求救之败兵名义,顺流而直下南京,其必会接受其入城!大军随后攻至,到时里应外合,南京唾手可得!

    南京即下,东南再不复鞑清所有,界时腾檄山东、安徽中原诸省,响应者必众。中原若乱,我朝趁机兴王师大举北伐,则中兴可期!此事若成,公爷就算凭此拿一个王爵也并非不可能!”

    但立即有一个人跳出来反对,正是幕客胡澹,这是一个比较激进的人物。

    “不可。顺流而下,池州、安庆重兵云集,难以混过。到了南京,也未必会于此时收录败兵,就算南京收录败兵,又岂不会御甲去兵,官兵上下全部审查一二?

    除非能让大军与诈降兵将前后腿到达,方可从中取事。但如此情景,南京又怎会放人入城?此乃无用之策耳!”

    吴尊周却是摇摇头,对此议根本不抱任何希望,直接将之否决。

    “仲奇所言甚是,南昌府推官柳同春已证实逃往南京告警,鞑子必亦戒备,假冒鞑兵旗号偷袭南京,断无可行之理。若西取武汉,连衡郧襄,与湖南堵氏(堵胤锡)、夷陵文氏鼎足相连,方为上策。就算万一南京举兵西进,攻城破邑,亦不足为虑。只待撑至绍武帅六师,堂堂正正而后北伐浙江、江苏,大兵猝至,南京孤立无援,婴城自守,取之不晚。”

    另一个幕僚刘汉升也表达了意见,显然也不认可这种孤注一掷的冒险方案。

    “诈降军士无需太多,千余精锐便可,在下还是觉得,值得一试!”

    虽然被两大幕客否决,但胡澹依旧不打算放弃。

    因为他的理由也很充足,这种投资比最为合适,失败了并不损失什么,若是一旦成功,那就是擘天之功!值得为此冒险一次!

    一会儿还有一章。

    7017k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