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召各路诸侯,帐中议事!”
    “诺!”
    传令司马应诺而退。
    ........
    与此同时,雍城城头上,赵昆和王离正拿望远镜观看战场。
    片刻,王离放下望远镜,皱眉说道:“这项羽还真是心狠,都行至半途了,竟然放弃救援!”
    “他应该得知了英布战死的消息,所以才主动放弃救援!”赵昆也放下望远镜,淡淡的说道。
    “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到此为止吧!”
    “嗯?”
    赵昆微微一愣,旋即回望赵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这场仗,我军已经胜了,再杀下去毫无意义,屠杀并不是我的乐趣,所以到此为止吧!”赵昆摇头说道。
    听到这话,一旁的章邯忽然开口道:“君上,在下以为,这些叛军罪该万死,留之也无用....为大局着想,还是杀之为好!”
    “是啊君上,为大局考虑,我们不能接受俘虏,这些叛军当杀!”王离随声附和。
    “大局?”
    赵昆冷笑一声,旋即淡淡的扫了章邯一眼,沉声道:“为什么为了大局,牺牲的永远是他们?他们是什么人,也是我大秦子民!”
    “可是.....”眼见章邯被赵昆说得面红耳赤,王离有些犹豫的道:“可是受降这些叛军,会增加我军粮草负担!”
    “粮草的事,你不用担心!”
    赵昆摆了摆手,平静地说道:“这些俘虏,我还有用!”
    尽管他的话语十分平静,但口吻却带着不容置疑。
    章邯想杀俘虏的心态,赵昆完全能理解,毕竟项羽坑杀了他二十万刑徒军,但章邯的心态,与项羽的心态完全不同。
    项羽坑杀二十万刑徒军,章邯会在意,而章邯诛杀几万俘虏,项羽根本不在意。
    因为项羽心中只有他自己,如果他真在意这几万俘虏,也不会放弃救援。
    所以两相对比,赵昆觉得没必要。
    更何况,他确实对这些俘虏另有打算。
    虽然王离名义上是陇西军的统帅,但决定权一直在赵昆手中,所以赵昆打定了主意,他也不会跟赵昆唱反调。
    谷啶看了看章邯,又看了看赵昆,王离轻笑一声,上前几步,对城下朗声大喊:“传我将令,投降不杀!”
    城下的传令司马听到王离的命令,迅速奔向战场,没过多久,战场便想起一片劝降声。
    “将军有令,投降不杀!”
    “将军有令,投降不杀!”
    “将军有令,投降不杀!”
    听到周围秦军的劝降声,那三余万被雷骑驱赶在一起的叛军,仿佛绝处逢生,抱在一起失声痛哭。
    因为赵昆的决定,三万余叛军幸免于难,不至于被雷骑屠杀殆尽。
    不过也正是因为如此,得以活命的叛军,陆续放弃了抵抗,扔掉手中的武器,默然地被秦军驱赶至雍城营地。
    而另一边的章邯,则默默的望着赵昆的背影,从这一刻开始,他才真正明白,眼前这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才是帝国的未来。
    诚然,正如赵昆所料,他对项羽确实有复仇之心,但仅仅只是杀俘,似乎也没多大意义。
    .......
    回到雍城官署,赵昆第一时间召开军事会议。
    本次参加军事会议的人,不仅有赵昆麾下的诸位将领,还有嬴政和王贲。
    王贲离开陇西,一个是不放心嬴政,另一个是想帮助赵昆,毕竟项羽的能力,他也非常仍可。
    要知道他可是嬴政统一六国的主要将领之一,他认可项羽,说明项羽确实有能力覆灭秦国。
    所以担心赵昆不能应付项羽,也在情理之中。
    “通武侯,你这是来锦上添花的吗?”
    赵昆笑呵呵的打趣了一句王贲。
    王贲翻了个白眼,严肃而又认真的道:“我倒想雪中送炭,可目前还没下雪......”
    “哈哈哈——!”
    赵昆朗声大笑,然后举起酒杯,朝王贲调侃道:“几日不见,通武侯越来越幽默了....也罢,有通武侯坐镇,我也放心许多,来,通武侯,小子赵昆敬你一杯!”
    说完,一口饮尽杯中酒。
    紧接着,又朝嬴政正色道:“义父,今日的战况还算顺利,那项羽回去,应该会谋划攻城,你待在雍城,不是很安全!”
    “这雍城乃秦国故都,易守难攻,那项羽就算派兵攻打,也不可能轻易攻破,你无需担心!”
    嬴政说
第三百六十五章千金买马骨,筑台自隗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