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章 明珠失窃(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那夜明珠竟然失而复得了?”

    苏公微微一笑,点头答是。张睢兴奋异常,询问其中情形。苏公便将事情前后一一道出,直听得张睢喜上眉头。不觉间过了一个时辰,早已上了蜡烛,待撤去酒菜,二人又品茗细谈。一番言语之后,苏公早已打消心中顾虑,于那张睢刮目相看。

    原来,张睢心中牵挂湖州百姓,闻听得接任者乃是苏轼,甚是欢喜,意欲等候苏轼上任。有心腹颇为不解,问道:大人与那苏轼政见不一,其来接任,大人为何不忧反喜?张睢叹道:苏轼虽极力反对新法,与丞相不和,但他为官廉洁奉公,为人襟怀坦荡,是千不获一的好官,故而不可一概而论!此番与苏公细谈,张睢便将湖州民风民俗、地理名胜、户籍氏族、行当税赋、土产特品、军务防守,如此等等,一一细细告之。又将其在任三年治理之心得,对湖州治理之构想全盘托出。直听得苏公心悦诚服:张睢果是国之栋梁。身为一州父母官员,对黎民百姓如此牵肠挂肚,对社稷如此呕心沥血,真忠臣也!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其无私心,不因与苏公政见各异而以百姓生计为重。苏公为官多年,却从未见过有如此慎重卸任、肝胆相待之官吏,张睢可谓第一人。

    言罢,张睢长叹一声,幽幽道:“张某还有一言相告,古语云: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古往今来,有忠臣,便有小人,而天下之大,往往小人得势。湖州之事,学士大人须小心谨慎则个。”苏公淡然笑道:“天理昭昭。”一侧长班苏仁见夜已深寒,眨眼示意苏公。那厢张睢看得真切,忙道:“张某还有一事相烦。”苏公问道:“张大人且说。”张睢道:“张某因明珠一案焦头烂额,事后耿耿于怀,原以为此番离别湖州,此事将成张某今生一大憾事。却不料此案竟被学士大人破了,还珠返璧,寻回了明珠。张某意欲一睹这血光之珠,不知可否?”苏公笑道:“此案本属

第一章 明珠失窃(2)-->>(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