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章 正人君子(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托说不曾说与人家。其实我那鸾儿已大,多有三姑六婆上门提亲,另有不少油嘴少年出现,甚是烦恼。此等人家甚为贫寒,如若嫁与过去,岂不误我鸾儿一生。那钱爷家财万贯,有钱有势,若嫁与他,一生安福尊荣,富贵不愁。绝非是用计之幌子。”苏轼道:“你方才言及,你与钱良密谋,有加害**之意。可是事实?”钱孝道:“小人确曾与钱良商议过此事,可并不曾有所作为。”

    苏轼又道:“你道你去琴堂之时,那钱良主仆已被他人所杀,可有旁证?”钱孝道:“无有他人,必是他人欲加陷害小人。”苏轼冷笑道:“你道有人陷害于你,谁人与你有怨隙?”钱孝思索道:“小人素来与人和好,不曾与何人有瓜葛。”苏轼道:“既是如此,那何人会陷害于你?纯粹一派胡言。大胆钱孝,如再狡辩,莫非想尝刑法之苦不成?”四名公差齐声吆喝。钱孝大惊,连声道:“大人,小人冤枉呀!小人确实不曾谋害他人。”

    正喧闹间,从门外冲入一人来,跪倒在钱孝旁,大声道:“大人,小女子知凶身何人。”众人齐看去,却是一女子。苏轼看得清楚,非是他人,正是钱孝之女钱鸾。苏轼道:“下面所跪何人?你道你知晓真凶,那真凶是谁?”钱鸾泣道:“小女子钱鸾,乃学堂教授之女。小女子便是杀害钱良之凶身。”众人闻听大惊。那钱孝更是惊讶,急道:“大人,小人招认便是,小人正是杀人真凶。”

    苏轼怒道:“大胆钱孝,方才矢口否认,此刻却一口承认,意图耍弄本府不成?且听钱鸾如何说话。”钱鸾拜道:“小女子钱鸾,家父意欲将小女子嫁与那钱善人钱良家。那钱善人虽是族中同辈,却大小女子十余春,且家中已有几房妻妾,小女子如嫁入他家,焉有幸福可言?那钱善人虽与我父相交甚好,但并非小女子心爱,怎能因此将小女子一生耽搁?小女子多次与家父言及此事,怎耐家父不允。小女子私下思量,若那钱善人死去,小女子便不必嫁与他家。正巧庄中出了多桩命案,小女子便起杀心,何不趁机谋害于他,他人绝不会怀疑于小女子身上。一早,小女子见得钱善人与一家仆去了琴堂,心中思量,琴堂僻静,极少行人,此时不下手,更待何时?小女子便取来一把短刀,自后门出来,来到琴堂。那钱善人见了小女子,分外高兴,竟动手动脚。小女子假作顺从。钱善人将家仆唤出,正待侮辱小女子。小女子趁其不备,摸出短刀,将其杀害。而后小女子故作大惊,叫嚷那家仆。那家仆推门进来,小女子自其后猛刺一刀。杀害二人后,小女子便匆匆逃回家中。不料大人却将小女子之父认作凶身,实大错特错也。”

    众人惊叹不已,更有那钱孝痛苦不堪,以泪洗面。苏轼道:“本府且来问你,那钱良行为不轨之时,可曾打翻桌上墨砚?”钱鸾点头,道:“正是。”苏轼冷笑道:“错也。那琴堂之内,并不曾打翻墨砚。再者,你父所收‘来琴堂’字条又作何解释?莫非你欲嫁祸你父亲不成?以此观之,你意在欺骗本府。量你一弱小女子,有何气力,能一举杀害两名男子?本府知你在代父替罪。来人,且将此女子轰出去。”李龙、赵虎闻命,大步上前,如老鹰逮小鸡般将钱鸾架出客栈,有左邻右舍之婶嫂扶住,各自劝慰,送回家去。钱鸾大哭流涕。钱孝伏在地上,默默无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