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怕儿子把做贼,这旱灾之下的权宜之计,当作自己应该做的事业。
    做贼该是手段,不该是目的。
    很多年没吵过儿子了。
    两个儿子和小舅子在外面做事的时候,刘向禹在家摩拳擦掌,思虑怎么好好教训他俩一顿。
    还顺便动员宗族给闲置的窑洞做了个大扫除。
    儿子出去抢大户,总不能空着手回来吧?
    真要空着手,也就不用吵了,那说明落草这种难度极大的事不适合他们。
    他甚至连以后如何打探延安卫驻军调动,都想好了。
    唯独没考虑运回来粮食放不下的问题。
    直到那天夜里,他刚睡下,就被村庄人们的叫喊声吵醒。
    披上衣裳跑出院子,就看见所有人都向山外疯跑。
    推出去的那些车辆回来了,一辆、两辆,车上堆着高高的粮食。
    他听见郭扎势大声催促各家带上簸箕铲子,用来在天亮前隐匿车辙。
    没人和他说话,只有小钻风抻着长腿围他兜圈子,不时仰头吠上两声。
    黑龙山男女老少齐上阵,跑得就像一阵风。
    刘老爷的脸上也露出笑意,他那俩儿子知道自己犯了错,躲他呢。
    看着有四百多石粮,够黑龙山撑到七月了。
    刘向禹想,儿子们这趟辛苦了,应当是抢了个大户。
    大户的土围宅院可不容易抢。
    谁知道人们兴冲冲卸下一车又一车,连话都不说,再把车轮推得飞转,消失在山口的黑夜里。
    隔了半个时辰,又变成一队满载而归的车队,这次不光车队了,几十头耕牛、骡子、驴子,都载着粮食。
    就连青壮后生,也在背上驮着粮食回来。
    很快村口就堆满了粮食,可运粮队伍仍然没有停息。
    一趟,一趟,又一趟。
    刘举人的血压超过了身高,失去思考的能力。
    如果单以抢劫粮食论成败,他认为贼人这个称号已经配不上他儿子了。
    凭这办粮的本事,给朝廷干活能让督粮参议下岗。
    那要不给朝廷干活……刘向禹拢着胡须摇摇头。
    大明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