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汉朝军制(阅后即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有一些保护措施的。)

    部下有曲,一曲五官(屯),设曲长:1000(由于是中级军官了,自然有亲兵,另:假如曲长和校尉有冲突,那他的亲兵是可以被调动的。或许是因为……二百人亲兵闹不了大事?也或许是因为,这个层级出问题也没事?更或许是,这个层级出问题就会导致军心大乱,无法打仗了?小郭暂时不太清楚,反正一般军侯和校尉都没多大冲突吧…)

    一官(屯)二队,设官(屯)长:200

    一队五什(或十伍),设队率:100

    一什、什长(这里是按将军习惯来的):10

    一伍、伍长(同上):5

    也就是说,一个上将,满编是领两万军的。

    记得黄巾之乱吧?

    没错!

    平定黄巾之乱的皇甫嵩与朱儁,就是在满编情况下出征的。

    当然,小郭这里只说他们当将军带的兵,实际上大家都知道,这俩妥妥的有帅才……这里不提。

    史书记载……《后汉书·卷七十一·皇甫嵩朱俊列传第六十一》:…于是发天下精兵,博选将帅,以嵩为左中郎将,持节,与右中郎将朱俊,共发五校、三河骑士及募精勇,合四万余人,嵩、俊各统一军,共讨颍川黄巾

    另外,辎重方面还有一个划分,但大多都是不计算在军制人数当中的。

    当然了,如果这个将军比较水,或者战役不大,那他可能就只能领八千到一万多的兵,最高不超过一万二。

    以上。

    如果读者老爷还好奇帅的话,那小郭只有一句话回答:纯看个人能力。

    历史上著名的帅才就那些,如白起、韩信(好吧,这货装杯小能手,多多益善)、卫青、

汉朝军制(阅后即焚)-->>(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