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5章 让有些人难受的变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结果就是进士科很难高中,明经科相对容易很多。

    这也就有了“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偏偏朝中大佬们,最重视的就是进士科。

    这么一来,但凡是有才华的人,肯定都去研究如何作诗了。

    大唐会有这么多的佳作流传下来,这应该是最关键的原因了。

    可是,就在大家为了明经科和进士科努力的时候,朝廷却是突然公布了一个新的政策。

    所有春闱的考卷,都需要胡名。

    并且为了避免通过笔迹等一些其他特殊的标记作弊,胡名之后还要由专门的书吏进行誊抄之后才开始阅卷。

    这么一来,那些已经提前走好了门路,就等着高中的人,立马就慌了。

    “杨兄,朝廷怎么突然搞出了胡名这个做法?这岂不是跟我等过不去?”

    雅怡阁中,杜荷很是郁闷的跟杨豫之坐在一起喝酒。

    作为杜家的次子,杜荷不像是自己的大哥,哪怕是躺平了,也能有国公之位继承。

    虽然他什么都不做,李世民看在杜如晦的面子上,肯定也是会给杜荷做官的机会的。

    但是那样毕竟不是很完美。

    所以杜荷也是做了一番努力,想要参加今年的明经科,顺利的考个明经科的进士回来。

    这么一来,自己的路就变宽了。

    当然,进士科他是没有胆子参加的,自己有几斤几两,他还是很清楚的。

    “哎,我也是昨天才知道,这个消息太过突然了。

    我旁敲侧击的跟我阿耶打听了一番,他也好像很迷糊的样子。

    我估计是不是陛下自己想出来的?”

    杨豫之作为杨师道的儿子,消息来源一点也不会比杜荷差。

    但是李世民不告诉大家的话,根本就没有谁能够得到准确的答案。

    “这下子麻烦了,过几天就要开始考试了,我就是现在不吃不喝的去背诵经文,也没有什么用处啊。”

    杜荷很是郁闷的喝了一杯酒。

    一般来说,临近春闱的几天,长安城中各个酒肆的生意反倒是会变好。

    有不少士子准备了很长时间,觉得最后几天要好

第245章 让有些人难受的变化-->>(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