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笑了,但因为在理发的关系,只能克制着自己,身体轻微地抖动着。
杨大伟再次低声问道:“到底怎么一回儿事儿?”
“也没什么,就是这家伙要拜师了。”
“拜师?”
杨大伟立刻就理解了。
因为教育普及的关系,现代人对于老师这个词汇没有了太多的感觉。
但在以前,教育资源极度匮乏,还被极少部分阶级垄断的情况下,任何的知识都是价比黄金的珍贵宝物。
在这种前提下,传道受业解惑的师者就是一种非常令人尊敬的存在,所以就有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
这个说法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师生关系是一种比之血缘都丝毫不疏远的关系。
古有皇帝灭人十族,其中这九族之外的第十族,就是所谓的师生关系。
从这点来说,拜师对于以前的人来说,是件不输于加冠或者娶妻生子的大喜事。
“他要拜谁为师?”
“谁最高兴,谁就是呗。”
从王苏州的语气中,杨大伟听出了那么一丝“酸溜溜”的味道。
杨大伟不清楚情况,也不敢多说,环
顾书店一周,最终将视线停留在了大愚身上。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猜的,眼下这里几个人,除了大愚大师之外,也好像没谁有收徒的条件。
而大愚也确实如同王苏州所说,是此间笑得最灿烂的。
在感受到这边的视线后,大愚也随之看了过来:“如意,你剪好了没有啊?”
他的语气中很明显有几分急切。
看来大愚大师倒是很满意周羊羽这个徒弟。
杨大伟心中默默念叨了一句。
但是面对大愚的提问,如意却是没什么大的反应。
这时候,周羊羽的头发已经被剪得很短,显得很有精神。反正在杨大伟看来,这完全可以算是好了,但如意却没有就此停手的意思,反而不停变换位置,仔细观察着,并不时稍稍修剪一二。
看得出来,如意八成也是个完美主义者。
虽然如意没理大愚,但大愚却没有生气,依旧笑呵呵道:“我觉得已经很好了。其实我们师门没那么讲究,差不多就行了。”
如意充耳不闻。
又过了一会儿,大愚再次催促道:“再剪下去,就要成光头了。”
听大愚这么一说,杨大伟忽然也有些好奇,悄悄凑近了王苏州:“对啊,既然是拜大愚大师为师,那不应该直接剃度吗?”
王苏州却是反问他:“为什么大愚大师收周羊羽为徒,周羊羽就需要剃度?”
杨大伟一愣:“自古以来不都这样吗?”
王苏州再次义正辞严地反问道:“从来如此,便对吗?”
若论书店众人之中,谁性格最鲜明,那当属王苏州无疑了。
王苏州的一言一行都可以说是特立独行,反正杨大伟长这么大,没见过一个性格能有王苏州如此跳脱的,哪怕是相近的都没有。
他机智地没有跟王苏州在这个话题上再扯下去。
不然王苏州绝对可以陪他扯到地老天荒,话都不会重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