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我在蒙古基地待了不到一年,你们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不会是变成了各自为战、各立山头的两张皮吧,你不知道他的事情,他不知道你的事情,壁垒森严,慢慢也要滋养出后世的那种官僚作风和衙门气息吗?”
季旭、李建坤不知孟遥为何突然这么严厉,急忙辩解道:
“营长,我突击营当前的重中之重,我们怎么会等闲视之呢,尤其是像我总装备部、总后勤部,是科学院两大攻关组的强力后盾,周芳雨那边,我们几乎是每天不是电话联系,就是三天两头的碰面,只盼着早一天赶在别人之前弄出我们自己的大杀器。”
嗯,孟遥点点头,语气放缓道:
“保密与发展如何协调关系,同样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更是我们必须时刻都要面对的课题,但绝不能因噎废食,而影响了我们发展的主流,不然还是会悲剧地永远跟在美国人的后面邯郸学步。好了,拿出你们最好的一面,亲自去邀请两大专家团出发吧。”
突击营最隐秘的几处超级军火库,被安排在了著名的五指山群峰之间的最深处,即使孟遥他们乘坐的堪称是民国最快的车队,也不是几个钟头能赶到的。
当然,作为突击营向老蒋借住的唯一一块最大、也是最独立的自治区域,最大受益者莫过于冯白驹的琼崖支队了。
由于孟遥的强硬坚持,以及数目可观的大笔钞票,再加上承诺中的不间断军火支援,整个岛上只保留了一个国民政府特派机构――海口军政联络公署,以及一个名义上宪兵观察支队,兵力不仅只有可怜的一个警卫连,就连进出海口以外的任何地区,都必须得到海南基地司令部的批准,可见冯白驹现在的日子,该有多么的轻松和惬意了。
当然,他的行动也被同样限定在了五指山、万泉河之内,同时又在身边多出了一个雷池般的禁区,自然也有不少委屈之处。不过相对于此前几乎每天都要辗转与各个山头之间,不仅要疲于奔命,不时交火,还要常常忍饥挨饿,衣不蔽体,拿这些委屈和不快,又算得了什么呢?
尽管延安从未有过片言只语的暗示,孟遥在突击营正式入主海南岛后,除了在行动上有所限制外,突击营对琼崖支队几乎是倾囊相助。用突击营一些老人的话说,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毕竟都是一家人,除了不能被说的秘密而不得不采取一些必要的限制措施,其他的事情,还有什么是不好说的哩。
全面接管的第一个月起,琼崖支队便在半信半疑中,得到了天上掉馅饼一样的惊喜,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不仅得到了不要一分钱的大批粮食、装备,使得破破烂烂的全员一下子翻天覆地旧貌换新颜。
尤其是那些早就忘了自己样子的红色娘子军们,第一次有了想好好看看自己的**。一些年轻的队员,在小河塘、泉水边望着自己的投影,没有一个不是当场抱头痛哭。
容貌,对一个女人而言,在信仰之后,永远都是心头比天还大的事情。
最重要的是,她们蓦然想起,照镜子这件对任何女人来说都是在普通不过的事情,对她们这些常年都在钻山沟的女红军来说,几乎都快要遗忘原来她们还有这样一件事情可以做的。
侦察兵一个个返回营地,将最不可思议的情报传遍了整个支队:
正如外面那些奇装异服的军人四处张贴的告示如言所说,别说外面曾经层层封锁的白军包围圈,就连附近的很多县城,国民党的守军也一个不见。
很难想象,这一支堪比西路军悲惨遭遇的红色队伍,不仅依然保持着红军的神圣称号,就连在全国各地铺开的国共合作以及军事改编这样的大事件,居然在这个岛上留下了一处盲点。
而岛上完全悬殊的军事力量,从未停止过一天对这支已经摇摇欲坠的红色武装的围剿。
而奇迹也在每天不断被重复,琼崖支队的旗帜,一直高高飘扬在五指山深处。
三个月后,当琼崖支队分批走出深山大林,第一次不
第504章、五指山-->>(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