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突如其来的举动,感到大惑不解,但却在众人面前始终没有表现出任何不快的神情。
好,既然恩来、陈赓他们常说这个小孟遥,做事总是不那么循规蹈矩,自然也就有他的道理。如此也甚好,借此看看人家的反应,也能从中摸出一个大概喽。
且不说所有大佬或是担忧,或是惊疑,或是观望,单说孟遥在无数红军战士的侧目中,带着一脸比城墙还厚的笑眯眯模样,来到了曾中生面前。
呵呵,不是黄埔的吗,而且还是跟*一样比较早的四期生,虽然那时他早就离开了黄埔,但相信“孟遥”这两个字,对任何黄埔生还是很管用的一面金字招牌的。
可奇怪的是,曾中生见了他并没有任何特别的反应,只是冷淡地回答了他几句问话,随手敬了一个军礼,便再也没什么表示。
倒是对仍作为“陪同”的陈赓,曾中生多少表现出了一些本应该有的热情。
呵呵,这不奇怪。
被撂在一边的孟遥,转身向四周打量起来。
要知道,再坚强的人,被人无端猜忌和指摘,并且还被限制了人身自由多年,都不会有一个好心情的。而且对曾中生而言,一个看上去金灿灿的招牌,这时反而是一服毒药,尽管在他的内心也许是对孟遥来访还是心存感激。
不过这一看不打紧,被关押在一起的另外几个人的名字一报出来,倒把孟遥都吓了一大跳:
“什么,等等,你叫什么,廖承志?”
“你呢,你又叫什么,徐以新?”
“啊,你就是罗世文?”
“呵呵,原来你就是鄂豫皖苏区那支赫赫有名的独立旅长廖业祺呀?”
一串串在历史上响当当的名字,一个个从这些多少有点蓬头垢面的任务嘴里蹦出来,险些高兴的孟遥跳起脚就要欢呼起来。
买糕的,国民党元老和大佬廖仲恺的儿子,党史中赫赫有名的亲俄派“28个半布尔什维克”,以及四川最早的**根据地创建人之一,怎么都被张国焘一
第361章、拯救-->>(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