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一人岿然未动,只是捏着手指间的纸烟,不停地吞云吐雾。
可是,对于提问,却又不能不没有人回应。
听到既然有人提及了自己名字,早就听得一肚子邪火的陈赓,终于拧着眉毛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同志们都说完了吗?那好,我就来说说大家句句不离的这个所谓的反动派。但是同志们,我不是不愿意多说,而是觉得真要论述一下你们嘴里的这个孟遥,却是绝非几句话就能说清的。所以,我只有一句话告诉同志们。”
“第一,他绝不是什么反动派。”
“第二,尽管我不知道他是怎么找来的,但我敢用自己的党员证担保,他绝不是蒋介石派来打探什么情报的特务,他是实实在在来帮助我们的,或许他是财大气粗了一些,但他带来的食物、药品和装备,挽救了多少红军,这却是有目共睹的事实。”
“第三,假若他是一个军阀,从认识他以来,直到今天,我看到他做过的每一件事,却都是名正言顺,堂堂正正的大事。关于这个,也是有案可查的。从他起家的唐县剿匪,大力扶助当地工农,到上海的兴办实业,再到访日事件,驱逐上海日寇,以及最近的南海与列强的正面交锋,无一不是掷地有声、扬眉吐气为我中华大涨光彩的事情。”
“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别说我们无枪无炮的红军,就是拥有无数无数飞机、大炮的蒋政权,孟遥所作的这些事情,有哪一样是我们当下可以完成的?”
陈赓说完,气呼呼地一坐下,便满腹委屈地下意识向周恩来看去。
周恩来只能默默地叹口气,有意使劲地鼓鼓掌,随着篝火旁的一圈圈的战士们一起,大声叫好起来。
今晚,本来是一场多么美好的会师晚会呀。这么多红军士兵,不分男女,不分老幼,唱啊跳啊,多开心,多让人想跟着常怀大笑啊。可是,为何突然就有一股说不清的阴霾,突然笼罩在这些勇敢、单纯而忠诚的红军士兵头上呢?
你瞧在欢腾的篝火旁,李伯钊跳起的俄国**的水兵舞,引来多少红军的欢呼和兴致。要知道,她可是中央红军真正的一支**之花,从莫斯科回来,不仅带回了无数的**思想,也带回了这么多**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想。你看大家拼命地鼓掌。拼命地喊着,“再来一个,再来一个”,长征路上的多少牺牲,困苦和悲伤,就这样被红军轻轻地挥手告别。
周恩来几乎也是下意识地朝老毛看去。这时候,沉默的老毛,恐怕也是内心翻腾着无数的惊涛骇浪。
这个张国焘,哼,“张主席”,这样的张扬,到底是为哪般?
其实,周恩来的忧心忡忡绝不是什么空穴来风。听其言,观其行。一个党的无比重要、甚至称得上资历最深的领导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绝非是什么莽撞和草率之举。而在这种所谓的莽撞和草率之下,一定是有其深刻用心的。
要知道,张国焘不仅和老毛一样,都是党的一大元老之一,而且从建党的哪那一天起,他就一直是党的领导人之一,始终没有跳
第358章、会师-->>(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