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爱国富商陈嘉庚居然就跟晏阳初是一对最好的莫逆之交。抗战爆后,由陈嘉庚一手起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其中就有他此处奔走的影子。因此,有了晏阳初的加盟和影响,突击营与海外无数的爱国侨领的联络,算是又有了一座既可靠又便捷的桥梁。
只要是任何一个有一点战略思想的带头人,都不会去忽视海外华人这块一心向祖国的巨大资源的。
“老家伙,你怎么还赖在这里呀,也不怕把人家黄老邪给吃穷了。”
对华文哲,孟遥是从心里到身外的爱戴着。这些年,无数先进的武器装备,都是通过他源源不断地复制和仿造而出,未来弹道导弹技术体系的复原和研,更离不开这位已经垂垂老矣的大科学家了。
这么多年以来,他想尽了一切办法维护和保养着这位突击营国宝级的人物,而在嘴上,却把所有的爱戴都集中在了“老家伙”这三个字上。
爱,可以说出来,但绝对不是老百姓的方式。也许,这就是军队特色。
华文哲一听,就是呵呵一笑,但却什么话都没说,只是抬手在孟遥肩膀上使劲拍了拍。
呵呵,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这爷俩交流的方式,就是这么奇怪。
其实旁人哪里知道,孟遥早就将弹道导弹一整套思路都跟他交了底,而且此刻远在上海的周芳雨也作为主持人之一,也与他进行了多次沟通。他很清楚孟遥的急迫,也知道孟遥的这番话是何意思。但项目事关重大,两人当众也只好这么打起了哑谜。
看到两人说完话了,晏阳初马上就插了进来,一脸兴奋地望着孟遥笑道:
“孟遥,老朽是搞教育的,看到今天回来的官兵中夹杂着很多的外国兵,忍不住要犯老毛病了。我且考考你,知道在我国历史上,在中*队中其实很早就有了外国兵的身影,你知道是哪个朝代吗?”。
得,从现在开始,又多了一位可以对他直呼其名的大人物了。
孟遥笑眯眯地想了想,故意认真地答道:“我知道有这么一回事
第329章、海军榆林基地-->>(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