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64章 、我们的火箭部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是孟遥专为庆祝和纪念蒙古人民联邦成立日,而下令费立仁的战略火箭部队特别为此展开的一系列发射准备工作。而科学院下设的火箭制造厂和各个部门,也在近日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远程火箭的总装。这个阵地,就是为这枚火箭而准备的拟定发射场中的一个。

    随着一声令下,数架武直,迅速飞到了周芳雨既和她的全部火箭团队面前。

    抛开周芳雨本身的特殊身份不说,她所领导的部门和几个团队,原本就处于突击营这个架构顶端,所以在武直刚刚可以量产之后,孟遥便第一个将周芳雨的部门列为了可以配属专门武直编组的少数几个单位之一。

    本来有了城际轻轨之后,如今的蒙古数十个新城之间,包括它们衔接处的荒漠戈壁,基本已经实现了朝发夕至这样不可思议的的城际交通速度。但发射场毕竟还是属于极度绝密,所以自然也就只能设置在人迹罕至的戈壁深处,那么唯一最快捷的交通当然也就只有武直了。

    空降抗日突击营664

    两小时后,当一枚人人都十分熟悉的弹体轮廓,出现在武直舷窗外,包括周芳雨在内,还是为眼前的壮观景象而惊叹不已。

    身在现场的战略火箭司令员的费立仁,顶着武直卷起的漫天风沙裹挟而起的余威,亲自上前为周芳雨打开了武直舱门,然后迅速护着她向外跑去。

    两人来到静静耸立在戈壁荒滩上的这枚第二颗东风甲仿二型火箭前,都是忍不住上前一阵抚摩。

    由于有了后世强大的技术保障。突击营在秘密发射了一颗东风甲仿二型火箭验证弹之后,便迅速在理论上完成了所有实战定型。所以,这第二颗奉特殊使命总装出来的实弹。严格地说,它其实还应该是一种验证弹而已。只不过因为突击营变态的科技实力,验证弹也可以当做实弹打了。

    而这颗实弹,从它总装出来到静静矗立在这里,便在技术层面上,又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角色:那就是它一旦轰鸣着飞出去,必须注定是要震惊世界。从而为孟遥在蒙古人民联邦成立日上的发言,真正有了掷地有声的重量。

    看到传说中的神人出现在自己眼前,无数在火箭周围忙碌着的官兵不觉更是精神大振。报号、灌注、归零等一应操练弄得更加有声有色。

    周芳雨虽然冷艳,但毕竟是女儿身,应有的直觉yiyàng不少。当下不觉也是含笑不语,举目四顾。算是给了在场的官兵。一个不大不小且又很符合自己身份和孟遥身份的回应。

    这里的指战员,小到列兵大到将军,在后世就是国之重器中的二炮,即使在当下的民国,孟遥也同样给予了这支部队以最高地位。只不过因为当前整个世界背景制约,战略火箭部队尚无法与一线铁甲部队比肩,加之其本身的特殊性,因而这里的官兵基本上还是很封闭的。

    看了一圈之后。周芳雨很细心地交待张海鹰让跟过来拍摄演练全程的摄影团队,不要遗漏掉任何细节。这才最后一脸严肃地钉在了燃料加注车上。

    整个发射过程,无外乎弹体运输,然后进行现场组装、检测,竖起进入发射角度。这些过程,虽然繁琐并且要求做到一丝不苟最终归零,但真正标志着进入实战发射状态的,却是对火箭燃料的加注。

    他们这个时代,能顺利搞出战略火箭已属不易,而其中的燃料部分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后世理想状态的固体燃料想都不要想。

    那么最后剩下一条路,那就是每个国家都必须经过的第一代yèti燃料作为发射主力军,首当其冲要面对的,就是其巨大的潜在危险性和对其化学反应的难以控制性。因此,在全世界所有有能力发展战略火箭力量的国家,其火箭事故和灾难绝大多数都是出现在燃料加注阶段。

    也正因为如此,周芳雨对其他发射程序基本都是一遍即过,而对这个连孟遥都一直念兹在兹的最后燃料加注预演,却是亲自到场观阵。

    而且这一次燃料加注,也的确是非同小可。可以说

第664章 、我们的火箭部队-->>(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