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写心得,顺便畅想一下未来了吧?
嗯,未来。营长不是说了吗,就算他们现在像一条冬眠的长虫潜伏在小鬼子的卧榻之处,但总有醒来的那一天吧。
醒来的那一天,不能一剑封喉还要他们做什么?
可是,他们这支听上去就很威风的驻日特遣军,如何才能在醒来的那一瞬间一招就可以制敌于死地呢?
训练,养兵,养精蓄锐,同时紧紧盯着敌人的每一个动作,除此无他。
而他们现在能盯住的,其实并不是那些散落在他们四周的小鬼子的本土近卫师团,而是此刻依然在太平洋上鏖战的美日双方。
比如马上就要来临的1943年,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后,在战略反攻的方向上,新不列颠岛上的腊包尔,就是双方近期的一个极大的诱惑。
作为小日本在南太平洋上的最大海上基地和跳板,它象磁石一样吸引着麦克阿瑟上将,并不断扬言要以铁拳拿下腊包尔。而屡立战功的哈尔西舰队则一路挥师北进,直指新不列颠岛。但是,再没有完全准备之时,腊包尔,依然还是美国人的一块难啃的骨头。
1943年初,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欧内斯特?金上将为了急于打破僵局,重新策划了一条反攻轴线,拟用较少的兵力沿密克罗尼西亚直指日本。当他在旧金山将自己的中太平洋战略告知了尼米兹,让他研究ghk攻占马绍尔群岛的可行性,尼米兹居然与他一拍即合。不过,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式下达了占领马绍尔群岛的指令,太平洋舰队司令部的参谋人员却提出了反对意见:
如欲攻击马绍尔群岛,必须先行攻占其东南方向的吉尔伯特群岛,以获得空中侦察和轰炸的便利。
于是,在这些聪明的参谋团的支持下,尼米兹说服了出席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将领,决定首先攻占吉尔伯特群岛。他将新组建的强大的第5舰队交给斯普鲁恩斯中将指挥,同时任命霍兰德?史密斯中将为第5两栖军军长。霍兰德勇猛刚烈,外号“咆哮的疯人”。两栖登陆舰队司令官是凯利?特纳少将,他有丰富实战经验,因擅长两栖战,外号“短吻鳄”。
而吉尔伯特群岛位于东经173度~175度之间,横跨赤道,由16个珊瑚岛组成。塔拉瓦和马金是群岛中最大的两个珊瑚环礁。塔拉瓦呈三角形,出水岛子约20个。其中,贝蒂欧是日军坚固的设防岛,正是美军此次攻击的重点目标。贝蒂欧岛,形状象一只栖鸟,长3.5公里,最宽处500米。岛中部有一座飞机场,设跑道3条,其主跑道长1200余米,是整个吉尔伯特群岛中唯一的轰炸机跑道。岛四周是宽为150米至400米的珊瑚礁岛。一条500米长的椰木栈桥伸入礁湖,供舰船卸货,仿佛是贝蒂欧的鸟腿。
在这个酷似鸟腿的面积仅为1.18平方公里的珊瑚岛上,小日本驻兵2500人,分属松尾敬公大佐的第6横须贺陆战队和管井武男中佐的第7佐世保陆战队。两支陆战队统归日本海军第3特别根据地部队管辖,司令官是柴崎惠次海军少将。
另外,一个工兵营和近千名朝鲜劳工,使岛上部队总数约达4500人。柴崎在贝蒂欧修了18个月的工事。在外围的浅水礁盘上,设置了大量的混凝土三角锥、切瑚堆、铁刺网和椰木栅,并配合大量火炮和步兵武器,以阻击敌人的登陆舟艇。大批半地下式碉堡,厚覆椰木、钢板和珊瑚沙,足以抵御大口径炮的轰击。岛上共有11处岸炮阵地、均系混凝土钢板建筑,其中装有203毫米大炮。海滩地带有25门野炮,都设在坚固的火力点中。内陆有复杂的防空洞配系,战壕和盖沟纵横,交通方便。
柴崎的指挥部是一个用钢板和一米厚混凝土当围墙的巨型碉堡,所以,这个狂妄的小鬼子对部下这样夸口说:“美国用100万大兵,花100年时间,也攻不下塔拉瓦!”请记住:(),望书阁努力提供最爽快的阅读体验![叁打不六点更G好H看K点康母:空降抗日突击营最新首发就在三打不溜点更G好H看K点康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