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二团三个步兵连组成的攻击线就推进到了之前对鬼子来说已经还属于二线的沪宁铁路边上。
而此时的日军还没有来得及调整过于分散的兵力,看似人多势众,实际上在二团的每个攻击方向上都处于兵力劣势。
而现在二团已经攻入日军的阵线,跟数万日军绞杀在一起,鬼子在城外的十几门榴弹炮也成了摆设。不要说他们的观测气球已经被打爆,即使有观察气球,现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也根本不敢开炮。
于是,这种如刀切黄油的攻击速度,就为接下来佣兵团取得最大的战果创造了机会。
第一个战果就是鬼子第9师团的师团部暴露了。
日军第9师团的历任师团长,好像都是一个战术模子里练出来的一样,就是不喜欢过多追求战术的谋略,而是喜欢硬桥硬马的正面强攻,战斗中表现得相当刚猛。
用中国话来说,就是第9师团的战斗风格就是属于无脑莽夫,但其顽强不怕死的风格,在冲锋陷阵方面确实是一把好手。
其实这种风格是有传承的。
早在日俄战争时期,第9师团就是全军冲锋的箭头部队,战损率超过了80%还死战不退,最后将旗帜插在了旅顺港俄军指挥部的大楼上,从此赢得了跟传统强军第5师团和第6师团同等的地位。
顽强不怕死的风格固然值得称道,但带来的后果也很严重,那就每战之后的战损都是全军之最。
在淞沪会战中,第九师团在横店和大场两场绞杀战中,都是采用猛冲猛打,正面硬钢的战术,虽然每战必克,都完成了司令部的攻击任务,但伤亡却是非常惨重,战损也达到了70%以上,是日军整个上海派遣军中战损最大的师团。
但日本人就是偏爱这种不怕死的所谓勇士精神,所以给第9师团的补充兵也是最及时的。到了南京保卫战期间,第9师团又再次满血复活,几乎以全编的兵力参加了进攻南京的战斗。
第2004章 打出原形-->>(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