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
    李永昌赶忙招呼着人,将满地的瓷器碎片都收拾了。
    然后又给孙太后奉上了早已准备好的,静气凝神的茶水。
    这才回到旁边,继续伺候着。
    发火其实也是个体力活,尤其是今儿孙太后从大早上折腾到现在,被人气得不行,又是一顿乱砸。
    此刻额头都冒出了细细的汗珠,抿了两口茶,孙太后开口叫道。
    “金英,你刚刚为什么拦着哀家?”
    想起吴氏刚刚那副嘴脸,孙太后的心里就一阵阵的怒火冲天。
    方才她是真想开口,将那吴氏狠狠责罚一通,顺便免去了她儿子的监国之权。
    她吴氏不是不想要吗?
    自己还不想给呢!
    要不是前朝的那些老大人们坚持,孙太后是真的不愿意让朱祁钰总摄大政。
    她虽是民间出身,但也是读过书的。
    知道这个时候,有些人代着代着,便会代进自己的口袋里!
    可话归这么说。
    孙太后在宫中沉浮这么多年,她最大的优点,就是会用人,能听话。
    她自己心里头清楚,她久居深宫,对朝局政事不够熟悉。
    尤其是在这个当口,贸然决断说不准就会酿成大祸。
    所以哪怕是在本仁殿中,那些朝臣对她一再顶撞,她也忍了。
    这个时候,朝政还需要依靠他们。
    但是要说她最信任的人,其实还是金英。
    朝臣毕竟是外臣。
    他们考虑的东西,很多时候和孙太后是不一样的。
    但是金英是内臣,天子家奴,心思肯定跟她是一头的。
    而且作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朝廷的大多数政务,都要经他之手。
    因此,他对朝局政事的熟悉和敏锐,绝非自己能比的。
    这个位置,孙太后摆得很正。
    所以哪怕刚刚怒火滔天,她恨不得当场掐死吴氏那个贱人。
    但是金英阻止她,孙太后还是忍了。
    但是忍了之后,她需要一个解释!
    金英想了想,决定还是用比较直接的方式来跟孙太后解释。
    “娘娘息怒,万勿中了别人的奸计。”
    听到奸计这个词,孙太
第十四章:慈宁宫的瓷器(下)-->>(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