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一十二章 新德里会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任理事国。

    新德里会谈的公开结果很快就通过报纸、电台对外公布。首次参加国际会议的孙科回到南京后首先在国民议会中向议员们述职,介绍了会谈的情况。即使密约和非公开的部分,他也被要求向一个10人的小组进行讲述和备案。

    新德里会谈使得世界认识了中国的新一代领导人孙科,温文尔雅而又拥有西方教育背景的孙科显然比蒋介石更受到西方世界的欢迎。相比孙科而言,蒋介石联系西方世界的纽带是依靠夫人宋美龄及其背后的宋氏家族,后者的确在中国抗战最为艰苦的时候从美国获取了援助,不过这种裙带关系也使得一些不好的现象产生以及四大家族的形成。孙科就不一样了,他本身就是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文学士和哥伦比亚大学硕士,自幼在美国长大,其父虽然名扬天下,但是他却是依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到总统位置的。对于孙科而言,西方国家领导人的认可度更高。这一次在新德里,是孙科第一次亮相,很明显,这一次的亮相留给了世界一股清风,让世人见识了其风采,孙科自己给自己打了一个及格的分数。

    新德里会谈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直接对二战后的各股势力进行了划分,影响了这个世纪后五十年的世界局势,此后的战争和经济发展全部是围绕新德里会谈后的结果进行展开的1,。当八十年后,中美密约到了解密的时间之后,美国政fu和中国政fu不约而同地宣布将此密约的保密时间再往后延五十年,以避免对正在发生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局面造成更大的影响而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发生。

    新德里会谈的结论也飞到了德国和日本的手中,目前这两个国家承担了全部盟军的火力,不由得感到非常的头大。

    艾文.冯.魏兹莱本元帅与路德维格.贝克将军经过评估后,认为盟军在法国海岸的登陆作战将彻底破坏目前均衡的局势,加速德国的战败,于是他们指示在北非卡萨布兰卡的谈判队伍应尽快与英美达成条件,在不放弃主要原则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妥协。

    可以说,在去希特勒,去纳粹化以后的德国无疑是理智的,艾文.冯.魏兹莱本元帅与路德维格.贝克将军的决策是经过了参谋部反复的军旗推演后得出的结论。而德国在亚洲的盟友,就稍显不理智了。

    日本政fu不但没有认真地考虑新德里宣言,反而将其视为对大日本帝国的侮辱。不得不说日本是一个拥有极其奇怪的两面性性格,极其爱面子,容易被激怒的国家。战后曾经有一名美国人类学家对其进行研究,而写出一本非常著名的《菊与刀》的。即使是普通的日本人,如果驳了他的面子,他也会勇于拚命,或者为了保存自己的颜面而自杀,在日本的历史上,这种情况不在少数。何况是这样一个国家的面子被驳了,这等于是在

第四百一十二章 新德里会谈-->>(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