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的尽头。
卫队长仔细进行了检查,希特勒被刺杀之后,各国的重要人物纷纷加大了安检的力度。随后何俊才登上楼梯,进入了客厅。蒋介石正在一面大的桌子之上泼墨豪,就像在四年前一个冬日中,蒋介石为何俊才写了一副“国之肱骨”的字那样。
何俊才将儿子交给夫人,一个仆人将他们领到了旁边的房间之中,在那里宋美龄等着他们,何俊才和蒋介石需要好好谈谈。
“鹏飞,你来了。”蒋介石淡淡地说到。
“是的,委员长。”何俊才站在一旁,他注意到蒋介石所写的字,好像是现在学生每天都要背诵的孙中山留下的总理遗训。
“余致力国民**,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现在**尚未成功,凡我同志,务须依照余所著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继续努力,以求贯彻。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於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何俊才逐字念了出来。
“是啊,总理遗训至今已经全部实现,余辈可以休息了。”蒋介石有点落寞地说到。在最后的一刻,他并没有表演出多么光彩的角色。虽然戴笠的事情并不是他一手操纵的,但无疑是他所推动的。
“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委员长需要为襁褓之中的大中华联邦继续保驾护航。”何俊才笑着说,这是一种态度,需要表达出来的态度。虽然蒋介石现在并没有担任任何军队和政府的公职,但是他现在是国民党的党魁,掌握着大量的资源。何俊才不愿意两个人的关系一直那么糟糕。况且蒋介石和宋美龄是两个知道何俊才穿越真相的人,也是最早帮助了他的人,所以从那种情况上来说,何俊才都需要跟他们进行和解。
今天何俊才带着全家来到这里,就是这个目的。在历经了权力的巅峰之后,蒋介石换了一个角度,才能充分地理解到何俊才所说的话。
一个小时后,客厅中传来了欢声笑语。看见丈夫一扫连日的阴霾面孔,变得神采奕奕,宋美龄知道自己偷偷通知何俊才这一步是走对了。她看着不停扭头往来望去的何俊才的小儿子,感受着家庭的温馨。
外面冰天雪地,屋中却暖意盎然,有了何俊才一家四口一起用餐,蒋介石高兴得破例喝上了一杯红葡萄酒。
“鹏飞,你的儿子可趁起名。”蒋介石望着何欣抱着的可爱的小孩问道,权势滔滔如他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样乖巧的小孩了。
“委员长,尚未取名,只是暂时取一个小名为‘阿小布’而已。”何俊才笑着回答,家庭的温馨让他觉得很受用。“委员长是否能赐一个名。”
“那我就推荐一个,单名为哲。哲者,智也,现在中国正在开启民智,走进新时代。希望这个小家伙
第四百零七章 相逢一笑-->>(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