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才靠在基地的墙上,心满意足地看着基地内身着白大褂的研究人员们欢呼,泪水挂在每个人的脸上。是啊,没日没夜地在这荒凉的大西北快四年的时间了,终于证明了自己。何俊才很喜欢跟这些人在一起,而不愿意跟那些政客在一起,这些技术人员简单、单纯,拥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乐于奉献。只有跟这些人在一起,何俊才才能享受到青春的感觉。
狂欢后的钱学森注意到他冷落了本应该非常尊重的客人,让这位空军的最高司令官,盘古计划的唯一支持者没有在第一时间被告知试验结果,不由得脸有点红。他快步走到何俊才面前,有点不好意思的说:“火箭正中标靶,误差比预期的还要好,我们的东风一号发射成功了。”
“是啊。”何俊才笑了说:“我都看见了。”
“不好意思,总司令。我们太激动了。”钱学森说到。
“相信我,这绝对值得激动和自豪的。很多年以后,你们也将铭记这个创造历史的时刻。相比德国人正在使用的v-2导弹,东风一号无论从射程还是载弹量来说才能真正称之为近程地对地战略型导弹。今天将是中国的运载火箭诞生之日,我非常有幸地见证了它,我相信,以后基于东方一号,各位会研制出更多型号的导弹。它们有的可以贴近地面飞行,让敌人无法察觉;有的可以跨越洲际飞行,进行全球打击;有的则可以从水下发射,让敌人防不胜防;有的则可以运载核弹,毁灭一个国家;还有的可以运载人员上天,实现登月和探索太空的梦想。”何俊才一番话让激动的众人清醒了过来。是啊,这只是一小步而已,是理所当然应该成功的,未来之路还有很长。
“你讲的真好,总司令。”钱学森佩服的说:“我可没有想那么远的事情。”
“你们干得真不错!”何俊才用力的拍了拍钱学森的肩膀,鼓励地说到。其实液体火箭发动机只是盘古基地火箭分基地的一个研究内容而已,在过去的四年中,钱学森还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固体火箭发动机之上。通过对苏联提供的rs-82和rs-132型火箭弹的研究和优化,钱学森的团队支持了精确武器制导公司的机载导弹的研究。当然,有了液体发动机之后,火箭发动机的作用时间更长,导弹的射程可以更远。
“谢谢总司令夸奖。”钱学森谦逊地说到,这是这个时代的学者的习惯,他并不知道这一发明至少跨越了十五年的时间,真的称得上那一句话。
“对了,夫人和小孩都好。”何俊才看到了钱学森操作台边上的照片,会心地笑了笑。在之前的同一天,他的夫人何欣给他添了一个儿子,与大女儿相隔一岁左右。一女一儿凑成了一个好字,所以这几天,何俊才一直都沉浸在幸福之中,睡觉也能笑醒。看到徐萌抱着小婴儿的照片,何俊才突然想起是否应
第四百零五章 东风一号-->>(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