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九十八章 航母大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相比其他改装航母而言,大凤号的血统非常之正宗,而且吸取了航母作战中的先进经验和教训。

    其实要是再等上半年,日军就会有一艘重型航母和四艘中型航母投入使用,这样一来在太平洋战场上更加有把握,这也是近一年来联合舰队韬光养晦的原因,不过美军进攻马里亚纳群岛确实使得日军不得不进行迎战。

    其实日本人的对手,美国人也并不希望在这个时候进行航母决战。这是因为美国的经济已经全面转入战争轨道,平均每一个月都会有一艘大型航空母舰下水,那些战斗舰更是不断出现在美国海军的作战序列之中。..再等上半年,美国海军的装备就会全面超过日本海军。不过美国人也有他不得不在这个时候发起攻击的理由。

    美国政府其实对于推动马里亚纳方面进行过激烈的讨论。就像日本陆军和日本海军的关系那样,美国陆军和美国海军的矛盾同样不可调和。双方拥有不同的武器系统、指挥系统和训练模式,而且因为互相争抢有限的资源而产生了矛盾。只是在珍珠港事件之后,美国海军为了尽快恢复在太平洋之上的地位而向陆军进行妥协,要求陆军派出航空队和士兵为海军守卫岛屿。而其后美国海军在援助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美国陆军撤离方面又给了后者一个很大的人情,所以对立的情况有所改善。

    但是随着战争进展得越来越顺利,美国海军占领了马绍尔群岛之后,与美国陆军的矛盾却有恢复之势。从菲律宾逃离的麦克阿瑟将军希望美国陆军在太平洋战场之上充当主力,力求通过派遣远征军以缅甸和中国大陆为跳板,进而进攻印度支那、夺回菲律宾,甚至威胁和轰炸日本本土。那些b29轰炸机已经被证明具备这种能力。

    等到中国政府收回全部国土之后,这种论调逐渐在国会中占据了上风,甚至陆军司令部已经做好了全面的计划,就等总统批准了。谁知道转眼之间,中国政府在和平降临之后突然爆发了派系之争。军统开始进攻空军,而后来军统头子戴笠身亡,中国大陆陷入了内战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显然任何以中国为基地的作战计划都是不可行的,美国政府不得不加紧翰旋,使得中国的政局平息下来。当然其中还不得不动用了援助的手段。

    不过接下来中国政府进入了“宪政”的预备阶段,全民投入了立宪和选举的重要阶段。对于支持美军作战却没有多少兴趣。而蒋介石借口需要等待新政府成立后作出决定为由拒绝了罗斯福借地盘的要求。其实最终的原因是蒋介石觉得美军跟中国空军司令何俊才的关系更加紧密,担心大量的美国陆军来到中国大陆后可能会打破目前的势力平衡。

    这样一来不仅不能通过中国大陆对日本占领的东南亚土地进行进攻,甚至连轰炸日本本土的机场都无法从中国借得。空有大量的b29却无法去削弱日军的工业设施,大部分的美军飞

第三百九十八章 航母大战-->>(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