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格勒和莫斯科等城市的巷战经验,房屋之间被打通,面向街的一面仓库已经封闭起来,形成了天然的碉堡。街垒则到处都是,下水道也被利用了起来,在黑夜中的新西伯利亚城区就像一个吃人的怪兽般耸立在那里,双方的火炮不时地轰击对方的目标,火红的炮弹痕迹划破夜空的宁静,战争仍在继续。
自从军统头子戴笠陨落于南京上空,宪政提案获得通过后,中国的政局就稳定了下来。宪政的进程正在有条不紊地往前推进,各地紧张的局势平息了下来。台湾回到了中国的怀抱后军委会派驻了40万军队在其上进行守卫,空军也派遣了一个航空师驻扎在台湾的各个机场,一来提供空中支援和掩护,二来其远程侦察机不停地收集日军的情报。..
中国刚刚将日本这个侵略者赶出自己的国土范围,可以说是百废待兴,特别是那些新近光复的区域,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而现在国民政fu教育部部长朱家骅则遇到了一些烦恼,并不是教育事业进展不顺利,其实即使在中国处于最为危难的时候,国民政fu仍旧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了教育事业中。而朱家骅本人不但是中国教育界、学术界的泰斗、外交界的耆宿,中国近代地质学的奠基人、中国现代化的先驱,而且在政界也拥有庞大的资源,他不仅担任过国民政fu的秘长,曾经凌驾于所有部长之上,是第三号人物,而且他还曾经是中统的负责人,手中的力量可想而知。
朱家骅所烦恼的事情跟已经殒命的戴笠有点类似,那就是空军挑战了他的权威。这并不是在特务组织方面,虽然朱家骅曾经是中统的负责人,不过现在中统已经交给陈立夫和陈果夫两人了。朱家骅烦恼的是空军旗下的教育部居然开始跟国民政fu的教育部叫板,抢夺有限的师资力量和学生,这并不好。
其实这个现象在1941年就已经出现,不过那个时候中日仍处于交战状态,朱家骅领衔的教育部仅能勉强维持运作,因为国民政fu的税收资源已经大大的萎缩,教育部能获得的资金也同期减少了。所以那个时候朱家骅很希望有人来帮他承担一些责任,况且后来空军装备制造业兴起之后,带动了一大群的企业和工厂的兴起,蜂拥而来的税款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资金的紧张,所以朱家骅乐见其成。
不过现在国土全部光复后,矛盾就爆发出来了。不得不说空军财大气粗,空军教育部的前身训练部应该负责的是对飞行员和地勤人员的训练,航校和各地航空俱乐部是沈德燮的管辖范围。不过很快沈德燮就扩大了训练和教育的范围,建立的空军士官学校专门培养地勤和技师还算能说得过去,但是到处开工的空军少年学校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原本朱家骅以为空军少年学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空军的子弟,可是一看空军少年学校的招生范围,那可是几乎没有任何限制条件的,跟国民政fu教育部旗下的小学和中学是冲突的。在战时,教育部没有更多的资源投入进去,只能任由空军的发展,
第三百八十五章 朱家骅的烦恼-->>(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