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对抗飞机是以巴西巨嘴鸟对地攻击机为原型的,使用的本身就是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这些飞机后来被改装为歼一战斗机,短暂地参加了对日空战,后来在歼五熊猫式战斗机服役后退出了现役,封存到重庆的一处秘密山洞之中。由于原型是为对地攻击而设计的,在它退役的时候它的速度和火力已经低于中国现役战斗机的平均水平了。当何俊才得知新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研制陷入瓶颈之后,命令启封了其中一架,拆下发动机来送到第二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辅助研究。
“所以,我们根据对这具发动机进行反工程得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为使涡轮和螺旋桨都工作在正常的范围内,我们在其中安装了一个减速器,将涡轮转速降至十分之一左右后再驱动螺旋桨。虽然这种减速器的负荷重、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它的重量几乎相当于压气机和涡轮的总重,但是这最终使得我们的新型发动机问世了。现在它就展现在各位的面前。”李耀滋抚摸着发动机的表面说到。
“从原理上讲,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螺旋桨后的空气流就相当于涡轮风扇发动机的外涵道,由于螺旋桨的直径比发动机大很多,气流量也远大于内涵道,因此这种发动机实际上相当于一台超大涵道比的涡轮风扇发动机。”王助院长在一旁补充到,让大家对前面两种发动机有了直观的比较。
紧接着这架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开始了试车,旋转起来的螺旋桨带动起了大风,将整个实验室的气流都吹了起来,向发动机后方那个巨大的黑洞而去。发动机运转很正常,很平稳,而且噪声小得多了,听起来让人没有那么难受。
“经过我们前期的实验,发现这种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功率大、功重比也大、噪音小,虽然耗油量跟活塞式发动机差不多,但是功率却要大上不少。就拿这一台来说吧,就是在‘秦岭’的基础上改装。功率已经可以达到4000马力,这比我们原来生产的‘巫山’风冷14气缸活塞式发动机的2500马力大多了,甚至比4排气缸的重型‘巫山’还要大。”李耀滋指挥着技术人员关上了引擎,扶正了被吹歪的安全帽说到。
“另外对地勤人员来说最好的一件事情来说就是由于减少了运动部件,尤其是没有做往复运动的活塞,涡轮螺旋桨发动机运转稳定性好、工作寿命长、维修起来非常方便。比如我们原来生产的‘巫山’有14个气缸,保养起来太麻烦,坏了后更换气缸也很令人头疼。如果飞机出勤率高了或者战斗激烈了,几乎有一半的战场时间都要用来保养上,这降低了它们的使用效率。”李耀滋接着说。
“我再补充一点,由于它的核心是采用的燃气发生器,而不是吸入空气,燃烧后通过活塞做功的方式,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适用高度和速度范围都要比活塞式发动机高很多。经过我们的计算,由于考虑到螺旋桨的转速问题,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不能超过900公里/,在600公里/小时左右效率很不错。
第三百五十七章 涡桨泰山-->>(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