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五十二章 中日东北协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洲国”已经彻底改变了模样,现在不但农业出产丰富,而且从工业产值上来说,跟日本本土相当,当然产出的物品都是初加工的,价值较低而已。对于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这么庞大的经济体,虽然已经受不住,但是日本政府还是希望能获得的一点利益,毕竟这些使用日本设备的工厂还需要从日本购买零件和原料的不是。

    对于这个要求,孙科严正地予以了拒绝。“满洲国”是日本扶植起来的伪政府,除了轴心国以及苏联国际上没有其他国家予以承认,而且东北居住的大部分都是汉人,从古到今都是中国的领土,现在日本人要退出,那么这里理所当然应该回到国民政府的怀抱。对于伪皇帝溥仪,为了防止他再次分裂国家,应该由国民政府予以软禁,所有伪皇帝的财产应该收归国民政府处理,所有伪政府的官员应交由国民政府管理。对于经济特区的事情,可以等两国结束战争状态后再行商谈,孙科表示届时中国政府会考虑跟日本政府进行更加深入的经济往来。

    谈判在这里稍微停顿了一点,因为对于日本政府这十多年的投入没有得到相应的收益这个不是能轻易决定的。最后在三个集团军飞机大炮的威胁之下,天皇地做出了同意这条要求的决定。

    4月30日,另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中日东北协定》签署。在这个协定中,日本政府承认“满洲国”为中国的固有领土,将在一个月的时间内从“满洲国”全境撤兵。而中国政府则将承诺在日军撤军的过程中不进行任何军事行动,但需要保证关东军不得带走掠劫的物品,只能携带自身的武器和财产,个人财产不得超过2000日元。这个简单的协定并没有规定日军撤军的方向和形式。

    当这个协定被公开以后,苏联政府立即表示了抗议。斯大林表示中国政府这个行为是放日军进入西伯利亚,将会对伟大的苏联造成严重的影响。他分别向丘吉尔和罗斯福发电报,要求对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施压。虽然丘吉尔非常希望苏联政府垮台,但很明显现在的垮台有使得欧战重启波澜的危险,所以他联合罗斯福向蒋介石发出了一份诚恳的电报,请蒋介石充分考虑斯大林所处的现状,最大程度的予以支援。对于这些要求,蒋介石都满口答应正在考虑,然后将难题交给了国民议会去考虑。

    在国民政府内部和社会舆论上,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现在在中国是言论自由的,几个党派的报刊或其他无党派的小众类报刊纷纷发表了对《中日东北协定》的意见。有一些民众认为这个协定有点太便宜日本人,应该要求在东北的日本人作为俘虏向中国国防军投降,并惩罚战犯。当然另外一些民众也认为能尽快收复全境,通过谈判解决军事问题更好,打仗总是要死人,要花钱的。此事还在国民议会中进行了多轮的讨论,最终国民议会授权国民政府签署这项协定。

    *j

    ()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