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克诸环礁上的日军飞机根本无法起飞迎敌,紧接着美军炮击舰队在海军航空兵的掩护下对这些岛屿一一进行了炮击,然后掩护步兵登陆。一切就跟塔拉瓦的作战一样。而且有了塔拉瓦的经验之后,美军各个兵种之间的配合更加连贯。
11月底,美军彻底占领了马绍尔群岛,相比上一次对塔拉瓦的作战,在“燧发枪”和“法警”作战中美军虽然消耗了大量的弹药,但是损失较小,这终于让微笑出现在了太平洋舰队司令,同样是南太平洋战区司令的尼米兹的脸上。
不过随着美军的战线再次推到所罗门群岛区域,新的问题出现了。日军撤销中国派遣军的编制后,大量的原中国派遣军的士兵和装备被转给了南方军。除了原来日本陆军的那些飞机外,寺内寿一还得到了一批新的战斗机。寺内寿一心知跟美军一定会在所罗门群岛和珊瑚海进行交战。而山本五十六的联合舰队又显得畏畏缩缩,不敢出击,所以他立即将这些新的战斗机部署在了所罗门群岛,他希望依靠这些不沉没的航空母舰给南方军织上自己的防空网。
美军的f6f地狱猫在这里遇到了它的第一个敌人,日本陆军的四式战斗机——疾风。相比历史,日本陆军四式战斗机的研制和生产被大大提前了。日军的新式战斗机二式钟馗和三式飞燕原本已经被认为是继一式隼战之后最好的战斗机,结果在中国大陆的作战中,日本陆军飞行员才发现,这些飞机相比中国人的歼三野马和歼四烈风战斗机来说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所以中国大陆上空的制空权一直为中国空军所牢牢把握。失去了制空权可以说是日军中国派遣军在中国大陆失败的主要原因,所以日本海军、陆军以及各个飞机制造厂痛下苦心,奋起直追,每天加班加点进行战斗机的设计,分三班进行试制。连中国空军战略轰炸部队的炸弹落在其所在的城市也未曾离开工厂躲避。
在这样的精神下,日本陆军四式战斗机“疾风”很快进入了实际生产阶段。四式疾风被日本陆军看作是日本在二次大战中最优秀的战斗机,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四式疾风是由设计一式隼战斗机的设计师小山悌所设计,它拥有优秀的造型和强大的发动机动力,日本其他的单发战斗机性能无能出其右者。“疾风”引擎的強大动力来自于先进的燃油直接喷射装置,它的马力达到了1900,首次迈进了盟国评价先进战斗机的标准。虽然由于此引擎构造复杂,需要极精密的维修保养,对于技术水平较差的日军后勤队伍来说是一个很严重的挑战,但是在试飞中,它所表现出来超强的机动性、爬升率、火力甚至完善的成员防护措施使得试飞员交口称赞。参加过跟中国空军作战的飞行员认为四式疾风的性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中国人目前装备的歼三野马式战斗机和歼四烈风式战斗机,所以日本陆军非常后悔为什么没有早半年将其投入生产,说不定在中国大陆的战争就是另外一个局面了。
得到了认可后,几个飞机制造厂开始大批量地生产四式疾风战斗机,原来的
第三百三十八章 马绍尔群岛之战-->>(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