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二十一章 跨时代的鬼怪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仅为11.7米,这样的体型让熟悉螺旋桨飞机的空军人士担忧这种“瘦子”飞机是否能飞得起来。他们的担忧部分是正确的,喷气式飞机需要更长和质量更高的跑道,双发重型的喷气式飞机更是如此,经过前期的试飞,歼七鬼怪式战斗机需要长达2000米的跑道来起飞和降落,如果要在浮空母舰或者航空母舰上起飞,需要额外的助力和阻力装置。

    由于是代喷气式飞机,鬼怪式有非常显著的外形特征。它的外翼上反、带犬齿前缘、大根梢比、小展弦比的后掠式低单翼,而机头为大型雷达罩,垂尾与下反的平尾之间形成120度的夹角。这些气动外形的设计除了最初何俊才提供的构想图外,是鄒文耀综合了五行八卦的经典理论并根据发动机和机载系统的特征而设计出来的。昆明飞机制造公司机要室中那台模拟风洞试验的计算机在这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生产出机体进行正式的风洞试验之间,鄒文耀已经围绕气动外形的各种方案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当世界上其他国家还在使用机械式计算器的时候,中国空军已经使用上了跨越80年历史的科技,正在慢慢将世界上其他国家甩在身后。

    考虑到喷气式飞机的高空高速,鄒文耀还设计出了喷气襟翼等措施来降低飞机着陆速度,并保证低速飞行时不易翼尖失速。歼七鬼怪式战斗机采用了两侧进气的气动布局,喷气式飞机需要比螺旋桨飞机更加大的进气要求。带附面层控制板的侧面进气口彻底解放了机头,这也是何俊才认为这种战斗机属于第二代喷气式飞机的原因。相比第一代的歼六卫兵式的机头进气的方式,两侧进气不仅大大减少了助力,而且使得各种机载设备,特别是雷达可以安装在机头腾出来的空间中。何俊才拥有的后世知识告诉他,后来的喷气式战斗机都是这样的两侧进气的方式。

    两侧进气的方式使得鬼怪式战斗机相比卫兵式战斗机而言好看了许多,机头没有那个丑陋的大洞了,取而代之的全部的流线型机体,让人一眼就爱上了它!

    何俊才等人在鄒文耀的带领近距离地观察起鬼怪式战斗机来,之所以称之为“鬼怪”式,是因为中国空军中其他人从来没有想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制造出如此高科技的一款战斗机,这只能解释为“鬼神之力”的原因。除了良好的气动外形外,鬼怪式战斗机安装了两具秦岭涡喷发动机,它们由成都航空发动机公司生产,单台最大推力为5385千克力,加力推力为8120千克力。在这两具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的带动下,鬼怪式战斗机的飞行速度被设计在超过音速两倍,也就是两马赫,这是人类从来没有想象过的速度,也就是如果燃油足够,在一万六千米的高空从西安飞到日本本土上空只要一个小时而已。为了匹配涡喷发动机的高温和高速,在鬼怪式战斗机上也大量使用了钛合金,加上其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合金铆接技术,整个鬼怪式战斗机的造价相当的高。

    除了先进的动力装备外,鬼怪式设计的机载设备也具有很高的

第三百二十一章 跨时代的鬼怪式-->>(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