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零九章 陇海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战斗还是显现了出来,其他的不说,中正式步枪、捷克式轻机枪和马克沁重机枪以及掷弹筒已经足额装备了,弹药还十分的充足。

    在这一方面,军委会通过租借法案从美国购买的那些武器生产设备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毕竟人力还很富裕,光靠美援的话根本无法支撑起那么大的战争消耗,只有生产才是王道。何应钦清楚这个道理,所以在重庆和成都附近,军委会直辖的武器生产厂如雨后春笋般成立起来,这几年间不仅是空军引领了中国的工业**,陆军也贡献不少。当武汉收后,日军遗留下来的工厂和基础设施以及那些有技能的熟练工人很快成为空军和陆军争夺的目标。大大小小的工厂设立起来,这客观上稳定了武汉的局势,难民和市民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宜昌被收回的时候出现的惨案再也没有发生过。

    卫立煌的第一战区手握了四支新编的集团军,要是不趁此机会做点,真的有点对不起。一次新的会战开始了酝酿。

    豫东会战后,全国抗日的局面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从当初的速败到稍后的速胜,再到后来的僵持,1937年全面爆发的抗战已经进入了第6个年头。大部分的中都从来没有想过抗战会持续这么长的,逐渐从当初的热血、激动或者丧气的局面中清醒了,有志之士纷纷做长期抗战的打算。而自从进入1942年下半年,似乎有一股新风吹入了神州大地,数个被日军占据已久的城市被夺回,而豫东会战中光复多个城市和半个河南的丰功伟绩似乎成了确认这个趋势的一个信号。抗战开始进入反击的阶段

    人民党的《新华日报》发表了社论,从论持久战开始说明中日双方实力的变换,社论中表达了一个观点,那就是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号召全国的军队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光复祖国。不仅是在报纸上,实际的行动中,人民党控制的八路军和新四军以及众多的根据地地方部队和敌后游击队都行动了起来。利用豫东会战日军抽调了大批主战部队到河南和山东的情况,人民党的武装开始四处出击,不但袭击日军的后勤补给车队,得到了新式装备的人民军武装还对冈村宁次设置的囚笼战术发起了反击。单兵火箭筒对付那些简陋的碉堡实在太有效了,原来人民军缺少远程武器,只有依靠爆破组携带炸药包去炸,现在在几百米之外扣下扳机,就可以让其中的日伪军坐土飞机。这种单兵火箭筒已经通过空军源源不断地到各个根据地。

    不仅是单兵火箭筒,连美国的军援,八路军和新四军都分到了一部分。从m1步枪到m1903狙击步枪,再到炮击跑和野战炮一应俱全,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是对于人民军的士兵来说无异于是如虎添翼。其实这些美援也来之不易,是何俊才、陈纳德、马歇尔甚至罗斯福去游说蒋介石的结果,对于美国人来说,一个全力对付人的中国才是nice的。当然,这还不包括在蒙古草原上奔驰的那支惊世骇俗的

第三百零九章 陇海线-->>(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