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没有影响到这位中将大人的心情。
第20军沿着长江两岸行军。第师团和独立混成第81旅团在长江的北岸,他们将负责扫除这里的抵抗。而第64师团、68师团和独立混成第82、86、87三个旅团则从长江南岸行军,他们将在海军的帮助下在鄱阳湖西岸寻找一处登陆地点。关龟治长江水道和鄱阳湖水系是中**队的天堑畏途,而却是把握了制海权的日军的黄金水道。宽大的鄱阳湖让支那军队根本难以防守,不日军的准确登陆地点,关龟治对制定的战术深信不疑。
由于在支那大陆遭到了沉重的打击,而又捞不到好处,日本海军的主力在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开始之前大部分撤出了支那大陆。只是在长江中维持了一只江防舰队,计有两艘轻型巡洋舰和八艘驱逐舰以及数艘江防炮艇。为了应对中国空军的威胁,这些江防舰只都加装了防空火力,将防空火力作为第一要素进行部署,而且每次巡逻都几艘舰艇一道进行。
这一次这支被称为“中国方面舰队”的江防舰队在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畑俊六大将的强烈要求下全数参加了此战,他们在长江中跟随关龟治中将的第20军一起行动,主要目的就是保护中国派遣军司令部为第20军募集的30艘运输船的安全。
沿着长江,第20军的部队没有遇到多少阻碍就推进到了湖口。这是鄱阳湖在长江上的开口,属于冲击平原,地势平缓。湖口有一处军事要地,那就是马当矶。它位于长江南岸,守卫着长江和鄱阳湖的交界口。矶头穿入江中,悬崖绝壁,是江边一座突兀100多米高的孤峰。此处江面狭窄,水流湍急,形势险要。之前国民政府就在矶顶上设了炮台,用炮火封锁整个江面。当时为防止日军从侧后登陆攻击此炮台,还用钢筋混凝土在以东的香口、长山构筑阵地,拱卫这里,组成了要塞体系。
日军占领九江后,由于其拥有了制海权和制空权,并没有重视马当矶要塞。只是在这里象征性的派出了一个步兵中队驻守,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保证长江航道不受游击队的侵袭。让关龟治中将吃惊的是,支那军队居然没有派兵攻占此处战略要地,甚至它尚未受到攻击。守卫这里的一个第39师团的步兵中队虽然胆战心惊,但是居然完成了守卫的任务。直到中国方面舰队的两艘驱逐舰运载着第20军的一个步兵联队登陆了这里。
关龟治中将得知马当矶要塞仍然在日军手中大喜过望,他原本认为要像1938年武汉会战那般在马当矶要塞投入巨大的人力才能拿下,那尽然如此顺利的占领了滩头重地。紧接着沿着鄱阳湖西南向南,日军很快清扫了沿岸的敌对武装力量。实际上重要的渡口和据点仍控制在第39师团的少数日军之下,沿岸的阻挡力量至多是一些游击队或者墙头草的土匪力量。这下子日军控制了整个鄱阳湖西岸的低矮区域。而第20军的主力已经抵达了鄱阳湖的东岸,随时可以登陆对岸。
第两百五十七章 前哨阵地-->>(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