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百四十七章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的第62、第63、第64集团军和原西南方面军的第21、28、38、57集团军残部,坦克第1和第4集团军,以及空军第8集团军、海军伏尔加河区舰队。

    但是由于大量的力量被抽调去保卫莫斯科,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虽然编制内共有38个师,但只有16个师(第62、63集团军的全部,第64集团军2个师,坦克第1、第4集团军各1个师)能够占领主要地带的防御阵地,其任务是固守巴甫洛夫斯克至库尔莫亚尔斯卡亚的长约530公里、纵深为120公里的防御地带。号称坦克第1和第4集团军的装甲部队居然只有240辆作战坦克。从实力上讲,德国大大的占优。

    这一次由于进攻目标的集中,希特勒并没有像历史上那般抽调攻击斯大林格勒的部队去进攻其他地方,而是专心要拿下以对命名的城市。德军很快攻入城区,双方开始了巷战。跟在列宁格勒不一样,斯大林格勒的苏军士兵并没有遭到围困半年的命运,而且斯大林格勒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兵工厂,所以德军在这里付出了比列宁格勒更大的代价。

    到底双方的损失多少是很难说清的,只是从时候德军缴获的苏军的后勤记录上可以说明。几乎一名苏军士兵投入到巷战中平均存活的是24个小时,即使是军官,也只有3天。冷枪、大炮、大规模的进攻,让这个美丽的城市80的部分都变成了废墟。

    德军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就火车站一地,双方激战了7天的,反复易手数十次。城中的尸体来不及清理,到处散着臭味。地雷、机枪、狙击手,各种带走双方士兵的武器总是在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德军损失掉40万人、1000辆坦克和2000门火炮后,改变了战术。他们先稳住了防线,然后从后方调来600mm口径的重炮,一一地将巴甫洛夫大楼、红色十月工厂等苏军抵抗最为激烈的地方夷为平地。

    德军装备的另外一种武器则对红色十月工厂、拖拉机厂中生产出来的坦克和装甲车造成了威胁。那就是单兵火箭筒。这种廉价、操作简单、轻巧但是射程近的单兵反坦克武器非常适合用于巷战中,其穿甲弹可以有效对付那些在城市废墟中难以转弯呆头呆脑的苏联坦克,而高爆弹则对那些依托窗口向外进行射击的机枪苏军一一点名。

    这种火箭筒并不是德国兰格韦勒博士刚刚设计出来的“铁拳”,而是由一个跟德国陆军后勤部门关系非常密切的军火商提供的。这个军火商就是来自日本驻德国全权大使大岛浩的侄子。实际上,在德国的进攻中,也曾经了数量苏军火箭炮车的残骸,缴获过许多航空火箭弹,秦晓飞提供的火箭弹跟这个系列的非常相似。不过德国的军事工业水平明显好于苏联,所以这些火箭弹的有效射程可以达到200米,德军士兵亲切地称呼这种他们喜爱的武器为“钢拳”。

    耗费了大量的

第两百四十七章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