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大队并没有安装这样的系统,因为他们在白天还要执行其他的任务。
晚上9点,长沙机场的航行灯打开了,12架蚊式夜间战斗机在2架蚊式预警指挥机的带领下飞向了夜空,向着武汉和南昌的中线飞去。每架蚊式夜间战斗机上有一名飞行员和一名雷达操作手,雷达操作手将在预警指挥机的指挥下引导飞行员接近敌机。
与此同时,冢田攻登上了一架由九七式重型轰炸机改装的运输机,同行的还有一名高级参谋和两名卫兵,而其他的随从则登上了另外一架九七式重型轰炸机,这两架飞机在四架一式隼战斗机的护航下向着南昌的方向飞去。对于日军飞行员来说,这样的夜间飞行难度很大,所以派出的日军飞行员都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的计划是沿着长江飞到九江,然后再向南飞到南昌。这样既不容易迷航,也能尽量避开中国空军的拦截,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的行踪早已被破译,在长江上的某一处拐弯的地方,有伏兵在那里等待。
带领12架蚊式夜间战斗机的是郑松亭,此时他飞在最前方。依靠着微弱的星光,高度表和罗盘,他将机群成功地引到了长江上,下方长长、宽阔的大江在黑暗中反射着点点的繁星。几乎就在这一刻,飞在后方的蚊式预警指挥机就现了目标。
“两个大型目标,四给小型目标。方位74,距离60公里,高度3000。”清晰的信息通过耳机传送给了郑松亭,他迅地在脑海中比较了一番,数量、高度和方位都没有问题,看来日本人还真是按照规矩办事啊。
“调整航向,分为两队。”郑松亭在无线电中下达了命令。按照预定的计划,整个机群将分成两组,一组专门负责攻击两架运输机,因为不知道冢田攻在那架飞机上,所以一定要保证击落全部的两架敌机,另外的一组负责缠住护航的战斗机。这次他们的目的是一定要留下冢田攻,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
很快,连郑松亭旁边的雷达操作手都捕捉到了敌机的信号,蚊式夜间侦察机上的截击雷达有效距离要比蚊式预警指挥机上的短,只有20公里,但是精确度更高。郑松亭带着两组飞机在日军飞机旁边绕了一个圈子,来到了他们身后,日军的两架运输机和四架战斗机都没有现。
距离一点一点的被拉近,现在已经不用雷达手的引导,郑松亭都可以清晰地看到100米前方敌机的轮廓了。确认所有人都进入了最佳的位置,郑松亭一边将手按在了开火按钮上,一边在无线电中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蚊式夜间战斗机机头和和机翼上喷出了强烈的火光,郑松亭选择的长点射让他和雷达手都短暂地失明了。不过一瞬间前方就爆出了更大的火光,那架九七式重型轰炸机的油箱被击中,变成一团火球向下方坠去。另外一架九七式重型轰炸机也几乎同时被击中,机身后部连同尾翼都不见了,里面的零件和人体纷纷
第两百四十章 敌酋伏法-->>(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