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本和美国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争根本无关紧要,此举主要是来试探英美的反应的,这是一种挑衅,蒋介石称之为“太平洋上之九一八”。

    紧接着在1939年3月日本提出对南太平洋大片领土的要求。4月,日本宣布统辖中国南海诸岛。其南进意图十分明显。利用日本所造成的这一机会,中国政府在不断向英法美指出日本意在南进的同时,开始提出与英法美进行军事合作的要求。不过这个要求被英美法以各种原因拒绝。

    与此同时,英国人为了确保日本不会威胁到他在亚洲的殖民地,不惜抛弃中国,跟日本签订了《有田―克莱琪协定》。这个协议规定:英国“完全承认”日本造成的“中国之实际局势”;承认日本在其占领区内享有“特殊之要求”;允诺“凡有阻止日军或有利于日军之敌人之行动与因素”,英国“均无意加以赞助”。这一协定实际上是英国在东方放任侵略,纵容掠夺战争的丑行,是“东方慕尼黑”阴谋活动的重要步骤,是以牺牲中国利益,换取日本让步的政策。

    在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占了上风,罗斯福企图推动国会修改中立法的努力未获成功。不过罗斯福还是有一些动作的,他选择了预先通知废除年订立的日美商约这一方式。7月26日,赫尔通知日本驻美大使,声称美国政府认为,“美国和日本于年2月21日在华盛顿签订的商业和通航条约中的某些条款需要重新考虑”。因此,根据该约所规定的程序,赫尔宣布该约将自即日起6个月后失效。日美商约的废除,消除了对日禁运的法律障碍,是走向禁运的重要一步。但是即使到现在为止,美国也没有给出什么像样的援助,而且在最后的这6个月中,美国的燃油和顶着废铁名义出口的优良钢材源源不断地从西海岸各个港口出发运往日本,运量居然超过了去年的总和。可笑的是,这其中大部分的物资都用在了对美国自己的作战上。

    紧接着欧洲爆发了战争,美国远东政策才渐趋积极,陆续宣布对日重要物资的禁运,增加对华援助的数量。

    但是进41年后,随着欧洲局势的发展,特别是法国的投降、日德意同盟的缔结,世界形式再次发生较大的变化。对于美国,其肯定会全力支持自己的血亲――英国。罗斯福认为美国参加欧洲的战争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两线作战,罗斯福企图跟日本和谈,通过牺牲中国的方式来填满日本的胃口,避免它继续攻击自己在亚洲的殖民地和太平洋上的据点。

    在日本人那一方面,中日之间的战争已经进行了4年,日本大量的军事人员和物资被拖在中国大陆,而相比之下战争的收益却不大,国内经济已经出现了紧张。所以日本也希望说服对中国援助最大的国家――美国,利用美国的力量来迫使国民政府屈服,结束中日战争,以便深陷于中国的日本军力有应付世变的自由。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和日本开始背着中国进行秘密地谈判。1941年3月8日,美国国务卿赫尔与日本新任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进行了初步的试探。紧接着密集的谈判就展开了。

    

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本和美国-->>(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