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八章 蠢蠢欲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这是去年失败的“101作战计划”的继续。当然,在最后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一幕不和谐的情况。当陆军大臣声称在即将进行的空战中,陆军将动用最新装备的一式“隼”战斗机,一定能取得制空权的时候,海军总司令山本五十六还是忍不住讥讽了一句说:“哦,原来陆军也能做出可以飞的东西了啊。”

    其实一式“隼”战斗机作为陆军的九七式战斗机的后续版本还是很厉害的,基本跟海军的零式战斗机在一个级别,就是火力弱了一些,只是在机鼻中安装了两挺H03式12.7mm机枪。隼式战斗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可以达到530公里每小时,航程也能达到惊人的1700多公里,当然这是在牺牲火力、飞行员防护、油箱防护和结构强度的代价下达到的。但是这不能否认这款战斗机的优秀,事实上,在原来的历史中,这是日本陆军的主力战斗机,是二战中生产得最多的日本路基战斗机。

    这一次日本人也狡猾了,他们从德国人那里学到了战略欺骗,在抽调关东军的第二飞行集团以及第8师团、第10师团、第12师团、第14师团、第24师团、第28师团和独立战车第1旅团加入到中国派遣军的序列下后。日本人还大张旗鼓的在国内和满洲国开始动员,组织已经退役的老兵加入关东军。日本人还推出了一个关东军特别大演习,以混淆国民政府的视线。

    不过毕竟日本是侵略者,它是在别国的领土上作战。日军的一系列调动没有逃过中**队的眼睛。从7月初开始,中国空军就注意到了日本人的调动。步兵师团的调动没有那么容易,需要大量的车辆和驮马,飞行战队就要容易得多。之所以在1937年日本陆军将飞行大队改成飞行战队,就是为了通过将航空部队与基地分离的方式增强航空部队的机动性,依靠快速前线机场展开。通过改造后,航空部队不再拴在各自的机场上,各飞行战队手中的日常地勤维护和拥有大修能力的野战工厂以及机场地面防御部队都被统一编为“飞机场大队”。

    这样第二飞行集团所属的第七、第九、第十二飞行团就能够迅速的转移到北平、太原等地的机场。原来就驻扎在华北地区的第三飞行集团所属的第一和第三飞行团在前期的作战中遭受到较大的损失,甚至第三飞行团几乎全军覆没,连团长远藤三郎少将也死在机场上。不过为了实施“102”作战,陆军部特意从国内的的第一飞行集团和训练飞行队中抽调航空战队补充了这两个飞行团的损失,还将在广州的第二飞行团也调到华北来,归属到第三飞行集团,也就是木下敏中将指挥。

    这样的话,日军在华北地区就囤积了足足两个飞行集团,要知道飞行集团在日本就是地区航空军的概念,这两个飞行集团共有六个飞行团,十三个战队以及部分独立飞行中队,共有作战飞机900架。其中战斗机500多架,从国内补充来的第三飞行团和第一飞行团成了纯战斗机飞行团,装备陆军最新式的一式隼战200架,其余为老式的九七式战斗机。九七式重型轰炸机和九七式、九九式轻型轰炸机300多架,另外是一些侦察机和运输机。

    虽然主要为日本陆军服务,但是102作战计划

第一百四十八章 蠢蠢欲动-->>(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