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显是不行的,因此消息很快传了出去,秘密成了新闻。宣传处还散布谣言说斯大林即将到德国南部的巴登疗养,给人一种德苏关系友好的印象。
德国情报机构竭力隐瞒德军的大规模东调,为东线德军的出切寻找借口。如德军的机械化部队出现在波兰境内,宣传处说这是必要的“防范”措施,要保护胜利果实,反对可能的侵略。宣传处还利用电台的听众点播节目,让人觉得德军的精锐部队还在西线,东线德军仅仅是些老弱病残之辈。
为了给德军在东线大量出现提供一个“合情合理”的解释,希特勒对其高级军官讲,“巴巴罗萨”行动是防止苏联改变其对德政策时的紧急计划,德军在东线集结是为了防止苏联“先发制人”的打击。他还竭力让德军下级官兵知道,加强苏德边境上的兵力是防御性的,德军在东线大量集结,只是增加苏德谈判中的筹码,逼迫苏联让步,确保对英战争的胜利。对于德国的盟国,希特勒也不放心,竭力对它们隐瞒真相。除了芬兰较早知道德国的行动计划外,罗马尼亚、匈牙利甚至意大利都是在战争前夕才知道“巴巴罗萨”行动的详细计划。日本人则自始至终未被告知“巴巴罗萨”行动。
在这一系列的组合拳面前,斯大林被打晕了,他自始自终也不相信德国会进攻强大的苏联。即使红色间谍佐各尔送来了情报、美国送来了被破译的日本外交电文、丘吉尔的来信、驻柏林的外交使团发回的情报、波兰传来的德军正在修正机场的情报、波兰战俘营中战俘西迁的情报、柏林的苏联地图被抢购一空的情报、德军不断越境进行侦查的情报都没有得到斯大林的重视。反而固执的斯大林坚定了自己的看法,这是英美的诡计,是希望将苏联拉下水的诡计。所以他反而严禁苏军自行决定反击,而遭到袭击后的苏联指挥机关的瘫痪使得层层汇报变得更本不可行,导致了更大的指挥混乱。
总之,德国成功地欺骗了苏联,让它在最初的时候输得很惨。第二天一大早(那个时候中国已经是上午了),整个世界都在讨论德国的奇袭和苏联加入战事的影响。英国人早就预料到这一天,所以在第一时间内就按照预案宣布在战争中支持苏联,虽然英国和苏联比德国更加不对付。而美国也在第二天宣布了支持苏联的决定。
德国的入侵对于中国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因为这可能鼓舞德国的盟友日本。要么让日本取消南进策略,保留更多的兵力在大陆,从而进攻苏联。要么日本就可以抽调精锐的关东军,再也不需要跟苏联对峙在满蒙边界。鉴于苏联在抗日战争初期曾经大力援助过中国,虽然它在今年的4月因为自己的利益抛弃了中国(那时志愿飞行员全部撤回了苏联,军火的援助也暂停了,只有商贸还在继续),但是在这个时候,国民政府还是站在道义的高度宣布了支持苏联的政策。并且提出对苏联进行援助的想法,具体的方案交给中苏友好协会的会长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