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指挥官都难以应对。最终只有倒霉的圆部和一郎中将,这位岗村宁次的同学回到日本后立即被解除了军衔,转入了预备役部队。
---------------
4月初,似乎已经平静下来的东亚地区暗地里潮流涌动。多方面的情报指出,苏联和日本正在进行一场谈判,一场以出卖中国利益来达成互不侵犯条约的谈判。
可以说二战开始以来,苏联的外交政策大获成功。先是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以援助中国的代价拖住了日本,使其没有精力进攻西伯利亚。其次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联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和西方广大的缓冲带,成功将祸水引向了英法两国。要是这次再签订苏日互不侵犯条约,那么跟苏联接壤的3个大国都跟它和平相处了。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功不可没。
日本基于两个原因希望签署跟苏联的和平条约:一是在诺门罕地区,朱可夫给了日本陆军一个深刻的教训,让他们现在想到苏联还觉得疼;二是1939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日本方面就认识到,如果没有德国的合作,单靠日本一国的力量是难以完成产国际事业的。
而碰巧苏联方面也有此意,因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后,德国在西线战场上势如破竹,现在已经将整个西欧地区收入囊中。老虎和狼订了个协议,在其它动物被吃光前先保持休战,现在其他动物吃光了,这两者之间肯定不能再和平共处下去。所以苏联急需确保自己的西伯利亚地区的安全,如果能跟日本签订条约,那么苏联就能将部署在那里的100个师调往西线。
1939年11月,日驻苏大使东乡茂德就曾向本国政府建议,缔结“日苏互不侵犯条约”,以切断中国西北的国际援助通道。此后,苏日双方开始就中东铁路欠款问题和苏日渔业协定问题进行谈判,并于12月31日达成了“苏日协议”。以此为标志,双方迈开了关系正常化的步伐。1940年1月19日,日本外相有田同苏驻日大使斯塔宁谈判时,表示将促使苏日关系得到进一步改善。1940年夏,日本确定南进政策后,加快了与苏谈判的步伐。7月9日,东乡大使根据本国政府指令,正式向苏联建议,缔结“中立条约”,并提出了中立条约草案。10月30日,日外务省又制订了《调整日苏邦交纲领草案》,向苏联提出缔结互不侵犯条约,建议把双方间一切有争议的问题留待缔约后解决。苏联方面对日方的建议十分重视。在1940年7月接到日方提出的中立条约草案后,立即在8月作出了答复。10月30日,当日方又向苏方提出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后,苏方于一周后迅速提出了“中立条约”草案。此后,双方围绕着条约草案的有关条款进行经常性接触。
1941年3月23和24日,日本外相松冈在前往德意访问途中在莫斯科作短暂逗留,在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招待会上说,他在访问柏林、罗马回来后,立即就改善苏日关系开始进行谈判。这个时候他还没有收到关于上高战役的战报,并不知道日本陆军已经遭遇到了一个重大的失败,大日本帝国在支那腹地的防线出现了薄弱的环节。他也不知道就在24日夜间,日本本土再次遭到了袭击,日军储存了多年的化学武器和生产工厂毁于一旦。
当他接到日本
第一百一十四章 背叛-->>(第2/3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